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流动人口健康管理与服务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8 16:31

  本文关键词:流动人口健康管理与服务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流动人口 健康管理与服务 健康教育 健康促进 健康干预


【摘要】:流动人口健康管理与服务是指对流动人口这一特定人群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健康的生活行为、精神状况以及物质环境等因素进行评估、干预与管理,并提供一种注重成本效果且又满足流动人口健康需要的预防保健服务,以帮助其在生活和工作中减少发病风险,改善健康状况。本文将医疗卫生领域相关理念纳入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之中,构建了流动人口健康管理与服务体系设计与实施的原则框架,并据此分析流动人口健康管理与服务的动因与条件、模型与策略以及支持性政策制度保障。 本文认为流动人口健康资本投资与健康管理措施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是实行流动人口健康管理与服务的动力所在。流动人口作为目前实体经济的主要劳动力来源以及消费主体之一对经济增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因此作为其人力资本之一的健康资本投资无论是在微观层次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还是宏观层次促进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方面都能起到积极作用;健康管理不仅可以减少人们的疾病发生率,还能够减少个人、企业与社会的医疗支出,这种目标对象与措施手段的生产性正是制定流动人口健康管理与服务政策的主要动力。 另一方面,健康问题的可干预性为流动人口健康管理与服务的实施提供了必要性条件,研究证明,除生物遗传以外,精神状态、行为习惯、物质环境等均为流动人口健康风险因素,且均具有可干预性,这种特性是健康管理中微观行为干预与宏观环境改善的前提所在;与此同时,流动人口的卫生需要类型特征及公共与半公共卫生服务供需不平衡也体现了流动人口健康管理与服务的必要性;除此之外,与流动人口健康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政策制度,如户籍制度、流动人口医疗卫生政策、住房政策等的相对完善构成了流动人口健康管理与服务的可能性条件。 在流动人口健康管理与服务实施条件分析基础上,本文遵循政策内容项目的全面性与组织形式的多元化原则,在现行计生与公共卫生服务及企业职工健康福利政策措施框架下,构建了流动人口健康管理与服务的基本模型。其内容主要涵盖公共预防保健与职业健康计划两大领域,具体又分为公共与职业健康影响因素管理以及相关健康服务,每一领域由于目标不同,其责任主体、筹资模式、服务机构、组织实施、人员机制也有所差别,但均体现了多元化理念;除此之外,模型也将健康管理信息系统与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制度作为流动人口健康管理与服务的技术手段与支撑制度纳入其中。 本文除构建流动人口健康管理与服务静态模型之外,在动态实施策略方面也进行相应设计,根据政策策略措施的增能性原则,本文将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健康干预三大健康增能策略相结合,针对流动人口特征提出相关措施办法,实现了宏观与微观全方位的预防与保障,从某种角度而言,本文的研究框架正是这三种策略的实践体现。 根据上述健康策略要求,本文在现行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结合流动人口健康风险因素中的物质环境因素,构建了流动人口健康管理与服务的支持性环境,即通过对直接或间接影响流动人口健康状况与卫生服务效果的户籍制度、财政体制、教育政策、就业政策、住房政策等政策制度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完善建议,从宏观层面上为流动人口健康管理与服务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
【关键词】:流动人口 健康管理与服务 健康教育 健康促进 健康干预
【学位授予单位】:南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193;C924.2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3
  • 第一章 绪论13-49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13-19
  •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13-18
  • 1.1.2 研究意义18-19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19-25
  • 1.2.1 流动人口的界定19-21
  • 1.2.2 健康管理与服务的界定21-24
  • 1.2.3 流动人口健康管理与服务的界定与内涵24-25
  • 第三节 文献综述25-44
  • 1.3.1 理论研究综述25-39
  • 1.3.2 流动人口医疗卫生及我国健康管理问题研究综述39-44
  • 第四节 研究架构与研究方法44-48
  • 1.4.1 研究架构44-47
  • 1.4.2 研究方法47-48
  • 第五节 创新之处与存在问题48-49
  • 1.5.1 创新之处48
  • 1.5.2 存在问题48-49
  • 第二章 流动人口健康管理与服务之动力与条件49-81
  • 第一节 流动人口健康管理与服务的动力分析49-51
  • 2.1.1 健康资本的投资收益49-51
  • 2.1.2 健康管理的社会经济效益51
  • 第二节 流动人口健康管理与服务的条件分析51-80
  • 2.2.1 流动人口健康问题可干预性分析52-68
  • 2.2.2 流动人口卫生服务需要分析68-71
  • 2.2.3 流动人口健康相关政策制度背景71-80
  • 本章小结80-81
  • 第三章 流动人口健康管理与服务之模型构建81-105
  • 第一节 流动人口健康管理与服务的内容项目与责任主体模式81-86
  • 3.1.1 流动人口健康管理与服务的内容项目81-83
  • 3.1.2 流动人口健康管理与服务的责任主体模式83-86
  • 第二节 流动人口健康管理与服务的筹资方式与服务机构86-92
  • 3.2.1 流动人口健康管理与服务的筹资方式86-91
  • 3.2.2 流动人口健康管理与服务的供给机构91-92
  • 第三节 流动人口健康管理与服务的组织实施模式与人员机制92-99
  • 3.3.1 流动人口健康管理与服务的组织实施模式93-97
  • 3.3.2 流动人口健康管理与服务的人员机制97-99
  • 第四节 流动人口健康管理与服务的技术手段与制度支撑99-104
  • 3.4.1 流动人口健康管理与服务的技术支持99-101
  • 3.4.2 流动人口健康管理与服务的制度支撑101-104
  • 本章小结104-105
  • 第四章 流动人口健康管理与服务之策略手段105-118
  • 第一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105-115
  • 4.1.1 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106-107
  • 4.1.2 流动人口的健康促进107-112
  • 4.1.3 流动人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112-115
  • 第二节 健康干预115-117
  • 4.2.1 健康干预的概念与类型115-116
  • 4.2.2 流动人口健康干预的方法与策略116-117
  • 本章小结117-118
  • 第五章 流动人口现行卫生服务效果及影响因素118-131
  • 第一节 流动人口卫生服务获取现状分析118-126
  • 5.1.1 计划生育服务获取现状分析118-122
  • 5.1.2 卫生保健服务获取现状分析122-126
  • 第二节 流动人口现行卫生服务效果影响因素分析126-130
  • 5.2.1 计划生育服务影响因素分析126-128
  • 5.2.2 卫生保健服务影响因素分析128-130
  • 本章小结130-131
  • 第六章 流动人口健康管理与服务之支持性环境131-139
  • 第一节 户籍制度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131-133
  • 6.1.1 户籍制度存在问题131
  • 6.1.2 户籍制度改进建议131-133
  • 第二节 财政体制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133-135
  • 6.2.1 财政体制存在问题133
  • 6.2.2 财政体制改进建议133-135
  • 第三节 流动人口健康相关政策改进建议135-138
  • 6.3.1 流动人口教育政策改进建议135-136
  • 6.3.2 流动人口就业政策改进建议136-137
  • 6.3.3 流动人口住房政策改进建议137
  • 6.3.4 贫困流动人口救助制度改进建议137-138
  • 6.3.5 流动人口文化政策改进建议138
  • 本章小结138-139
  • 结论139-143
  • 参考文献143-156
  • 中文参考文献143-149
  • 英文参考文献149-152
  • 政策制度文献152-156
  • 致谢156-157
  • 附录157-167
  • 附录A157-159
  • 附录B159-161
  • 附录C161-167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1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新璞;吴明;;北京市外来农村流动人口家庭医疗支出的影响因素——Tobit模型方法[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5期

2 吴晓;城市中的“农村社区”——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与整合研究[J];城市规划;2001年12期

3 段俊杰;王冬;聂军;;广州市某区流动人口自测健康状况的调查[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4 李鹏;胡杰成;;“属地化管理”与“市民化服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新机制的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7年07期

5 安玉贵,左晨,刘福文;北京市外地来京人员卫生防疫管理现状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4年01期

6 王弟海;龚六堂;李宏毅;;健康人力资本、健康投资和经济增长——以中国跨省数据为例[J];管理世界;2008年03期

7 杜本峰;愈巧妮;;青年流动人口健康影响因素:心理、生活方式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3年02期

8 刘东;;结构性制约与精神健康——基于上海外来人口的实证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陈蓓丽;何雪松;;上海外来女工的压力、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朱考金;狄金华;;进城农民工的卫生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南京市为例[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洪鑫;中国三城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现况及优质服务干预效果评价[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354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5354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b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