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流动人口及其构成动态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08 18:26
本文关键词:黑龙江省流动人口及其构成动态分析
【摘要】:流动人口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显著。随着流动人口数量的激增,其自然特征、地域特征、流动特征、社会经济特征等均呈现出不同变化趋势。如何准确把握流动人口的基本状况,全面了解流动人口的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已成为当前解决流动人口问题的关键。 本文利用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黑龙江省部分,分别通过纵向的2010-2013年数据对比,以及根据地理区位、经济水平、流动人口规模,并与吉林、辽宁、山西、江苏四省的数据进行横向比较,分析黑龙江省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而给出对策。 黑龙江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显示,现阶段流动人口的流动趋向“小型化”、“家庭化”。省内流动比重较高,且流动者生活水平较低,享受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不足。从省级层面来看,黑龙江省本身缺乏吸引流动人口的地理区位和经济优势,,在就业机会和政策法规方面也没有明显的吸引力,因此急需在保障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随迁家属就业、提高流动人口文化、技术水平、享受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出台具体政策措施,以提高流动人口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地位,增强社会融入感。
【关键词】:黑龙江省 流动人口 构成 动态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C924.24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20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
- 1.2 流动人口的概念界定11-13
- 1.2.1 流动人口相关概念描述11-12
- 1.2.2 对流动人口的界定12-13
- 1.3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13-14
- 1.3.1 数据来源13
- 1.3.2 研究对象13
- 1.3.3 研究方法13-14
- 1.4 研究综述14-20
- 1.4.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14-15
- 1.4.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15-20
- 1.4.2.1 流动人口的影响因素16-17
- 1.4.2.2 流动人口对经济社会的影响17-20
- 第2章 我国流动人口现况分析20-31
- 2.1 我国流动人口的人口学特征20-23
- 2.1.1 家庭构成20
- 2.1.2 性别及年龄构成20-21
- 2.1.3 民族构成21
- 2.1.4 文化程度21-22
- 2.1.5 婚姻构成22-23
- 2.1.6 户口性质23
- 2.2 我国流动人口的流动特征23-25
- 2.3 我国流动人口的就(失)业特征25-27
- 2.4 我国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特征27-31
- 2.4.1 居住状况27
- 2.4.2 社会保障状况27-28
- 2.4.3 医疗状况28-31
- 第3章 黑龙江省流动人口现况分析31-55
- 3.1 黑龙江省流动人口的人口学特征31-37
- 3.1.1 家庭构成31-32
- 3.1.2 性别构成32-33
- 3.1.3 年龄构成33-34
- 3.1.4 民族构成34
- 3.1.5 受教育程度34-35
- 3.1.6 婚姻构成35-37
- 3.2 黑龙江省流动人口的流动特征37-41
- 3.2.1 流动范围37-38
- 3.2.2 流动时间38-40
- 3.2.3 流入原因40-41
- 3.3 黑龙江省流动人口的就业与收入特征41-48
- 3.3.1 就业状况41-45
- 3.3.2 未就业状况45-47
- 3.3.3 个人收入状况47-48
- 3.4 黑龙江省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特征48-55
- 3.4.1 居住状况48-50
- 3.4.2 社会保障状况50-52
- 3.4.3 医疗状况52-55
- 第4章 黑龙江省流动人口变化趋势55-69
- 4.1 黑龙江省流动人口的变化趋势的人口学分析55-61
- 4.1.1 年龄构成分析55-57
- 4.1.2 性别构成分析57-59
- 4.1.3 受教育程度分析59-61
- 4.2 黑龙江省流动人口变化趋势的流动特征分析61-65
- 4.2.1 流动范围分析61-62
- 4.2.2 流动时间分析62-63
- 4.2.3 流动原因分析63-65
- 4.3 黑龙江省流动人口变化趋势的就业与收入特征分析65-69
- 4.3.1 就业状况分析65-68
- 4.3.2 收入状况分析68-69
- 第5章 流动人口现况省际间比较69-76
- 5.1 流动人口的人口学特征省际间比较69-71
- 5.1.1 家庭构成69
- 5.1.2 性别构成69-70
- 5.1.3 受教育程度70-71
- 5.1.4 婚姻构成71
- 5.2 流动人口的流动特征省际间比较71-72
- 5.2.1 流动范围71-72
- 5.2.2 流入原因72
- 5.3 流动人口的就业特征省际间比较72-73
- 5.4 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特征省际间比较73-76
- 5.4.1 住房状况73-74
- 5.4.2 社会保障状况74
- 5.4.3 医疗状况74-76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76-80
- 6.1 结论76
- 6.2 建议76-80
- 参考文献80-83
- 致谢8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丁军;;沿海地区城乡人口流动制度屏障分析[J];城市问题;1993年02期
2 赵民,朱志军;论城市化与流动人口[J];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01期
3 李超;张红宇;卢健;覃飙;;北京市人口调控与产业结构优化的互动关系[J];城市问题;2013年08期
4 黄向球;苗长虹;麻永建;吕可文;;河南省流动人口的空间格局及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年04期
5 张立明,马勇;流动人口对武汉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南方人口;1996年04期
6 薛希鹏;;中国流动人口特征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年12期
7 叶裕民,黄壬侠;中国流动人口特征与城市化政策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8 付晓东;;中国流动人口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J];中州学刊;2007年06期
9 郭亮;;流动人口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J];中国统计;2013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吉国;黑龙江省人口迁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358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535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