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我国总和生育率重估计及其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19 20:27

  本文关键词:我国总和生育率重估计及其影响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总和生育率 一般生育率 指数体系 队列法


【摘要】:文章基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及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通过构建总和生育率与一般生育率的统计模型,重新估计了我国2000~2012年总和生育率。结果表明,我国总和生育率经历了先大幅下降后小幅上升的变化过程,2012年达到1.43。通过进一步的指数分解,发现2000~2006年生育率对出生人数变动的影响较大,2006~2012年育龄妇女规模与结构对出生人数变动的影响较大。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常熟理工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关键词】总和生育率 一般生育率 指数体系 队列法
【分类号】:C924.25
【正文快照】: 0引言若通过调查直接估算总和生育率,调查内容涉及到15-49岁每一年龄段的育龄妇女人数及其当年生育子女数。在我国,非普查年份,根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的样本数据进行估算,大多数年份抽样比略低于1‰。即使在人口普查年份,对育龄妇女生育状况的调查也没有进行全面调查,而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新平;梁林;常燕;童绍玉;;中国总和生育率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0年07期

2 张青;;总和生育率的测算及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树义;李兰永;;山东人口和计划生育对社会保障的影响研究[J];东岳论丛;2011年11期

2 马蔚云;;俄罗斯人口低生育率初论[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0年02期

3 王美凤;任志江;;对我国低生育率影响因素的研究[J];沧桑;2013年04期

4 周靖祥;;中国人口分布的时空演化研究:直面社会与经济双重困扰[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5 杨阳;;与可持续发展模型兼容的人口模块构建——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J];系统工程;2015年06期

6 吴丽丽;;中国生育问题研究综述:2006—2007[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曾湘泉;卢亮;;我国劳动力供给变动预测分析与就业战略的选择[J];教学与研究;2008年06期

8 李兰永;;对实行城乡一体化生育政策的探讨[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杨菊华;;关于我国生育政策与生育水平的几点思考[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付敏杰;;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背景、理念和方向[J];经济体制改革;201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曾祥旭;低生育水平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邬民乐;劳动生产率增长与人口老龄化的应对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康意;社会养老保险支出水平与总和生育率关系及其协调发展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4 杨阳;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交通政策模拟与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秀梅;影响江苏人口生育率的因素探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2 唐桂庆;1990年代末人口流动对生育率的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包自宁;基于改进的Lee-Carter模型的中国生育率变化趋势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4 李新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婚育龄妇女怀孕和生育调查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9年

5 丁淑芬;人口流动对生育率影响的统计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6 李晓培;“文革”前十年党的人口思想与生育政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7 李红见;河南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与供需趋势预测[D];郑州大学;2013年

8 冉小花;重庆市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劳动力供求分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9 曹琳;陕西省Q县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10 单兴亮;影响中国生育率下降的因素分析[D];复旦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君华;不婚不育:一种后现代生育现象的伦理评析[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顾炜,李小妹,李雪玲;可孕妇女与不孕妇女自尊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2年01期

3 黄宝凤;中国人口增长:过去的演变和未来的预测[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4 周皓;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漏报情况的重新估计——基于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分析[J];人口研究;2003年02期

5 Robert D.Retherford,Minja Kim Choe,Chen Jiajian,李希如,崔红艳;中国的生育率:到底下降了多少?[J];人口研究;2004年04期

6 翟振武;陈卫;;1990年代中国生育水平研究[J];人口研究;2007年01期

7 杨新平;;关于总和生育率的统计分析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9年05期

8 蒋耒文;中国高龄老人生育率个体差异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S1期

9 王广州;年龄别生育率与总和生育率间接估计方法与应用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03期

10 郭志刚;关于生育政策调整的人口模拟方法探讨[J];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欧洲北美国家的总和生育率[J];人口与经济;1986年05期

2 路磊;论总和生育率的一个特性[J];人口研究;1992年04期

3 王金营,何云艳,王志成,段成荣;中国省级2000年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评估[J];人口研究;2004年02期

4 张青;;总和生育率的测算及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04期

5 杨鑫;李通屏;魏立佳;;总和生育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西北人口;2007年06期

6 郭志刚;;再论队列平均子女数不能作为当前总和生育率的估计[J];中国人口科学;2008年05期

7 杨新平;;关于总和生育率的统计分析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9年05期

8 钟艺;;经济因素对总和生育率的影响[J];知识经济;2009年18期

9 贺琼;;湖南省总和生育率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09期

10 梅志强;张晓梅;;山西省1980~1990年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调查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尹德挺;;广西农村6~19岁女孩家庭劳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胡德荣;我国总和生育率宜为1.8[N];健康报;2011年

2 翟振武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未来30年总和生育率保持在1.8左右[N];中国人口报;2007年

3 岳训;2006~2015年越南需要1.32亿美元避孕产品[N];医药经济报;2008年

4 记者 姜澎;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宜为1.8[N];文汇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周晖;狼没来,熊来了?[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年

6 记者 邓飞;中国2010年总和生育率仅为1.18[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7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商学院教授 孙涤;对手的评价(下)[N];南方周末;2009年

8 记者苗蓓;南通户籍总人口762.92万人 常住总人口728.18万人[N];南通日报;2011年

9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堤)商学院教授 美国华裔教授学者学会(南加州)会长 孙涤;一线大都邑最能吸金[N];上海证券报;2011年

10 记者 王羚;全面放开二孩的靴子何时掉下?[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康意;社会养老保险支出水平与总和生育率关系及其协调发展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郝晓倩;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生育水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2 肖利群;蒙特卡罗方法在总和生育率计算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08年

3 任路江;人口转变背景下的世界生育模式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647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5647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4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