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口迁移特征及空间分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5 03:07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人口迁移特征及空间分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山东省 人口迁移 迁移特征 人口迁移选择性 空间分布
【摘要】:根据《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共有26093.79万人发生了迁移,其中省内迁移的人口数为17506.16万人,省际迁移的人口数为8587.63万人,我国早就是世界第一大迁移流动国家。随着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交通的便利,人们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更高的薪金水平、更优越的教育环境、更良好的医疗服务的意愿更加强烈,迁移的意愿也更加强烈,尤其处在20-35岁阶段人口。并且,由于迁移人口众多,在人口密度上我国形成了东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的空间分布。 本文研究分析山东省的人口迁移特征和空间结构。山东省虽然不像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等在人口迁移方面有突出的表现特征,但是山东省是中国的经济大省,在2013年与广东省、江苏省一起被评为中国最具综合竞争力省区。而且它的地理位置,既有内地又有沿海。因此对山东省人口迁移的现状、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要想深入、全面、准确的了解山东省的迁移情况,就必须从整体和区域两个方面共同研究。因此,结合山东省人口普查第五次和第六次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运用ArcGIS软件、人口迁移选择性分析方法和复合指标法分析迁移类型等为辅助,将山东省整体迁移情况和地级市迁移情况、省内迁移和省外迁移相结合来研究。分析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与山东省之间的迁入和迁出人口数以及流向之间的关系;17个地级市之间迁移和省外迁入各地级市的人口数、流向之间的关系。并以迁移者的个人特征为基础,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等因素来分析他们的迁移选择性。如迁移者的性别比例是否均衡,是否会引起当地的男女性别比失衡问题;迁移者的年龄集中在哪个阶段,是否会增加当地青壮年人口数量;迁移者的受教育程度高低情况如何,通过迁移,能为当地提供多少劳动力和高端人才等。 根据这些问题分析研究山东省的人口迁移情况,从整体一个省份到区域17个地级市,都进行了详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借鉴前人的研究经验和理论,寻找山东省的人口迁移特征与全国平均的人口迁移特征有何异同处。研究发现山东省的迁入人数和迁出人数相对平衡,净迁出人口数在2000年只有不到十万人;在迁移类型方面,17个市都是平衡型活跃区,这也与山东省的净迁出人口数少相对应;在迁移活动方面,以省内迁移为主,,迁入青岛市、济南市的人口最多;在性别比例上,2000年和2010年迁移者的性别比例变化很大;在年龄上,省外迁移者的年龄高峰期为20-29岁阶段;在迁移动机上,由于务工经商而迁移的人口在数量上最多。据此,提出创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市建设更加美化的城市,增加居住舒适度;完善当地的人才市场,使之成为外来人口在当地寻找工作的有效桥梁;提高市民的受教育程度,这样可以降低就业难度,提高就业机率等建议。
【关键词】:山东省 人口迁移 迁移特征 人口迁移选择性 空间分布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C924.2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6
- 1.1 选题背景10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0-11
- 1.2.1 研究目的10-11
- 1.2.2 研究意义11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1-14
- 1.3.1 国内关于人口迁移的研究现状11-12
- 1.3.2 国外关于人口迁移的研究综述12-14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4-16
- 1.4.1 研究内容14-15
- 1.4.2 研究方法15-16
- 第2章 人口迁移的相关概念界定及基本理论16-22
- 2.1 人口迁移的相关概念界定16-19
- 2.1.1 常住人口与人口迁移16
- 2.1.2 人口迁移的选择性16-18
- 2.1.3 人口迁移的类型18-19
- 2.2 人口迁移的理论基础19-22
- 2.2.1 推-拉理论19-20
- 2.2.2 托达罗模型理论20
- 2.2.3 舒尔茨理论20-22
- 第3章 山东省人口迁移现状与特征分析22-40
- 3.1 人口迁移的规模变动22-23
- 3.2 迁移者的性别和年龄构成23-25
- 3.3 迁移者的文化程度和职业结构25-30
- 3.3.1 迁移者的文化程度25-27
- 3.3.2 迁移者的职业结构27-30
- 3.4 人口迁移的动因分析30-31
- 3.5 基于选择性系数的迁移者特征分析31-38
- 3.5.1 迁移者的性别特征32-33
- 3.5.2 迁移者的年龄特征33
- 3.5.3 迁移者的受教育程度33-36
- 3.5.4 迁移者的职业特征36-38
- 3.6 小结38-40
- 第4章 山东省人口迁移的空间分布40-49
- 4.1 省际人口迁移的空间分布40-44
- 4.2 省内人口迁移的空间分布44-46
- 4.3 山东省人口迁移类型46-47
- 4.4 小结47-49
- 第5章 结论和建议49-52
- 5.1 结论49-50
- 5.2 对策建议50-52
- 参考文献52-56
- 附表56-58
- 致谢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宇;林李月;;流动人口的流迁模式与社会保护:从“城市融入”到“社会融入”[J];地理科学;2011年03期
2 曹菁轶;;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迁移选择性及主要影响因素[J];发展;2007年12期
3 张冬敏;;省际人口迁移的研究方法综述[J];改革与开放;2009年05期
4 田明;;中国东部地区流动人口城市间横向迁移规律[J];地理研究;2013年08期
5 郭永昌;丁金宏;;中国省际人口婚姻迁移的空间模式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年03期
6 向党;;中国公民国际迁移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公安大学学报;1991年03期
7 胡志绚;;城镇化与宁夏人口协调发展政策研究[J];金融经济;2011年06期
8 段成荣 ,侯东民 ,张铁军;北京市迁入人口特征的比较研究[J];南方人口;1997年03期
9 罗淳;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启示[J];南方人口;1999年04期
10 段成荣,韩荣炜,刘岚;人口迁移选择性及其度量[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本文编号:6228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622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