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土地城市化协同演进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解析与新疆例证
本文关键词:人口与土地城市化协同演进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解析与新疆例证
【摘要】:基于人地关系视角阐释了人口与土地城市化协同演进对城市经济的作用机理,并以新疆为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在匹配机制、分享机制和学习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劳动力具有向城市尤其是大城市聚集的倾向,进而产生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然而,劳动力空间集聚效应的发挥需要相应的城市空间来匹配,于是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的交互作用就决定了城市资源配置状况,并对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同演进对新疆城市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两者协同变化率每提升1%,新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就将提高1.12%。这一结论政策含义在于,建立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的跨区交易机制,推进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强化教育、健康、就业等与人口素质和健康相关的公共服务建设,是促进劳动力与土地要素空间流向一致,进而实现新疆城市经济乃至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 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城市化 协同演进 空间集聚 平衡发展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稳定一发展双重目标下新疆人口空间格局优化的路径与政策研究”(15AGL023)
【分类号】:C924.2;F299.23;F299.23
【正文快照】: 于历史同期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年均增长率。__ 在国际上,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城市用地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增长率的比值)是衡量人口城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综合性的变化 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性的公认指标。且国际公认过程。从人口流动角度看,城市化是指人口由农 的城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琪;安树伟;;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同城市化质量类型划分及比较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2年12期
2 齐美虎;;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实证研究——基于省域空间计量模型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4年03期
3 付金存;赵洪宝;李豫新;;新经济地理理论视域下地区差距的形成机制及政策启示[J];经济体制改革;2014年05期
4 吕萍;周滔;张正峰;田卓;;土地城市化及其度量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土地科学;2008年08期
5 王国新;樊玉梅;;当前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6 孙华臣;王安;刘启宸;;城镇化的城乡收入均等化效应:来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证据[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翠红;;中国的收入差距、经济增长与教育不平等的相互影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李海雨;孟令伟;;我国城市土地用途管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4期
3 孟令伟;李海雨;;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与基本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5期
4 许平祥;;金融控制是收入分配库兹涅茨效应的原因吗?——基于省际数据的动态面板GMM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1年05期
5 李芳芳;;异质性下税收政策对收入分配不平等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影响[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龙翠红;洪银兴;;收入不均、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J];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7 赵永亮;朱英杰;;我国贸易多样性的影响因素和生产率增长——基于内延边际与外延边际的考察[J];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02期
8 董秀良;漆柱;;我国财政政策的区域非均衡效应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1年06期
9 史大林;王玉婷;郑扬眉;;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基于家庭教育—生育决策的政治均衡模型[J];宏观经济研究;2012年04期
10 贾明琪;付春香;;负所得税制实施的制度优势——基于低保制度的视角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8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磊;收入分配与金融结构:中国与OECD国家的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葛宝琴;城市化、集聚增长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浙江大学;2010年
3 刘道信;中国石油资源产业安全评价与实现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宫漫;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人地资源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刘文超;我国城乡经济关系的历史变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张馨月;基于收入变迁的城镇居民乘用车需求演化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马汴京;我国地区经济差距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李杰伟;中国地方政府治理中市场增强型行为及绩效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陈林;转轨时期中国行政垄断的经济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李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收入差距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琳瑜,杨志峰,毛显强;城市适度人口分析方法及其应用[J];环境科学学报;2003年03期
2 方东霖;;我国财政科技投入与科技发展的实证分析[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薛晴;霍有光;;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渊源及其嬗变轨迹考察[J];经济地理;2010年11期
4 尹希果;岑剑雄;;我国公共产品供给与区域经济增长收敛——基于我国公共基础设施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2年02期
5 沈体雁;劳昕;张晓欢;;经济密度:区域经济研究的新视角[J];现代经济探讨;2012年06期
6 段瑞君;安虎森;;中国城市化和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03期
7 白永秀;;后改革时代的关键: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J];经济学家;2010年08期
8 杨永恒;胡鞍钢;张宁;;中国人类发展的地区差距和不协调——历史视角下的“一个中国,四个世界”[J];经济学(季刊);2006年02期
9 钱陈;史晋川;;城市化、结构变动与农业发展——基于城乡两部门的动态一般均衡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7年01期
10 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N];人民日报;2013年
,本文编号:6618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661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