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流动人口参加养老保险的代际差分与户籍之别
本文关键词:东北地区流动人口参加养老保险的代际差分与户籍之别
【摘要】:流动人口群体较低的养老保险参保水平一直是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代际差分和户籍之别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群体在参保中的弱势地位。2013年东北地区流动人口调查数据研究显示:个体特征、流动特征和经济社会特征对流动人口参加养老保险具有显著影响,这种影响在群体内部的代际差分和户籍之别上更加明显;平均参保优势的代际差异主要由禀赋特征差异所引起;地域歧视是造成平均参保优势城乡户籍差异的重要原因,在诸多因素上由乡村劣势引起的歧视影响要显著大于城镇优势所引起的歧视程度。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养老保险 参保优势 影响因素
【分类号】:C924.24;C913.6
【正文快照】: 一、引言当前,流动人口的基本养老保障问题成为政府和学界的关注重点。在我国现行基本养老保险体制下的流动人口参保水平严重偏低,这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自身禀赋条件因素决定的参保积极性和用工单位供给性影响;二是外部经济制度环境因素引起的制度性分割和歧视影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克俭;浅谈农村建立合作养老保险制度[J];老年学杂志;1988年03期
2 任建新;社区工作者有了养老保险[J];社区;2003年03期
3 李富根;养老保险——农民们的福音[J];今日中国(中文版);1993年06期
4 刘克锦;养老保险,何时能“保险”?[J];社会;2000年11期
5 李华;深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浅见[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万克德;浅谈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的违规操作现象[J];西北人口;2002年04期
7 娜仁图雅;论就业与养老保险的关系及互动机制的政策[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饶慧;;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郭静安;廉如鉴;师正萍;;浅议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08期
10 袁缉辉;范明林;;养老保险制度新议[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建;;参加养老保险 确保老有所依[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邱玉慧;澄清养老保险“代际公平”内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裴晓梅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纠正老年人收入差异的社会制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通讯员 刘合章 本报记者 沈谦;谁来给他们养老[N];陕西日报;2013年
4 封进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强制高保障不现实[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魏文忠;积石山县社会保障工作稳步推进[N];民族日报;2010年
6 何海宁 程昭国;2.5亿农民工养老保险应立法[N];南方周末;2005年
7 记者 陶映荃;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十大预期[N];工人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吴林红 聂扬飞;健全服务体系保障“老有所养”[N];安徽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凡亚军;进城务工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与意愿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2 刘萍萍;上海市养老保险水平适度性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3 韩龙菲;社会养老保险筹资的困境和对策[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4 尚芳;城镇居民参加养老保险社会心理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
5 褚柠;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6 李俏;下岗失业人员参与养老保险行为及态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7 田文军;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8 周学馨;中国农村人口与社会养老保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9 王晓璐;西方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制度研究及启示[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张娟;制度保障农民工养老保险权益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693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669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