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基于人口、土地和产业视角的长三角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与问题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13 23:22

  本文关键词:基于人口、土地和产业视角的长三角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与问题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长三角地区 新型城镇化 人口城镇化 城镇化水平 综合评价 协调性


【摘要】: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但是城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为了积极应对国内发展新形势,修正高速的传统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党中央和政府开始积极探索和推行新型城镇化政策。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城镇数量最多、城镇人口密度最大、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该地区城镇化起步较早,发展速度较快,伴随着快速城镇化进程,出现的困难与问题也较为典型。因此,对长三角地区新型城镇化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研究可为其他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本文以新型城镇化为研究立足点,探讨新型城镇化内涵和特征,分析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人口城镇城化、土地镇化和产业城镇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在内的长三角地区进行分析研究,从人口、土地和产业三个方面,定性和定量分析城镇化发展现状、特点和主要问题。进而,从人口、土地和产业三个维度构建综合指标体系,测度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协调性,并针对人口与产业发展的协调性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最后,针对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长三角地区 新型城镇化 人口城镇化 城镇化水平 综合评价 协调性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99.27;C924.24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第一章 绪论6-9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6-7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7-8
  • 1.2.1 研究目标7
  • 1.2.2 研究内容7-8
  • 1.3 研究方法8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8-9
  • 第二章 文献综述9-19
  • 2.1 中国城镇化的研究综述9-13
  • 2.1.1 中国城镇化的基础概念10-11
  • 2.1.2 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模式11-12
  • 2.1.3 中国城镇化道路12-13
  • 2.2 中国城镇化水平的研究综述13-16
  • 2.3 我国党和政府对中国城镇化的理论演绎16-19
  • 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理论19-24
  • 3.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19
  • 3.2 新型城镇化的特征19-21
  • 3.3 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产业城镇化21-24
  • 第四章 长三角地区人口城镇化的现状与问题24-32
  • 4.1 长三角地区人口发展现状与特点25-28
  • 4.2 长三角地区的人口城镇化存在的问题28-32
  • 4.2.1 人口城镇化的主体28
  • 4.2.2 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28-29
  • 4.2.3 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问题29-32
  • 第五章 长三角地区土地城镇化的现状与问题32-43
  • 5.1 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现状与特点32-38
  • 5.2 长三角地区的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38-43
  • 5.2.1 土地收益分配制度不完善38-39
  • 5.2.2 土地利用浪费严重39-40
  • 5.2.3 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40-41
  • 5.2.4 耕地面积减少和质量下降41-43
  • 第六章 长三角地区产业城镇化的现状与问题43-51
  • 6.1 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43-48
  • 6.2 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48-51
  • 6.2.1 生产要素环境发生剧烈变化48-49
  • 6.2.2 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仍然不足49
  • 6.2.3 服务业发展环境有待加强49
  • 6.2.4 产业结构调整速度不均衡49-51
  • 第七章 长三角地区城镇化水平测度和协调性分析51-65
  • 7.1 长三角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测度指标和方法51-54
  • 7.1.1 测度指标51-52
  • 7.1.2 基础数据52-54
  • 7.2 长三角地区城镇化水平测度结果分析54-57
  • 7.2.1 人口、土地和产业城镇化水平的特点和空间差异54-56
  • 7.2.2 基于综合指标的城镇化水平特点和空间差异56-57
  • 7.3 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协调性分析57-59
  • 7.3.1 土地-人口协调指数的提出57
  • 7.3.2 土地-人口协调指数的测算结果57-59
  • 7.4 产业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协调性分析59-65
  • 7.4.1 产业-人口协调指数的提出59-60
  • 7.4.2 产业-人口协调指数的测算结果60-61
  • 7.4.3 产业-人口协调指数的相关分析61-65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65-72
  • 8.1 结论65-67
  • 8.2 建议67-72
  • 8.2.1 注重人口、土地和产业的协调发展67
  • 8.2.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人口城镇化建议67-69
  • 8.2.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土地城镇化建议69-70
  • 8.2.4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产业城镇化建议70-72
  • 参考文献72-75
  • 后记75-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开胜;陈利根;李明艳;;工业化、城市化对耕地数量变化影响差异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4期

2 何卫东,张磊;对中国城市化水平的反思[J];城市发展研究;2000年06期

3 都沁军;武强;;基于指标体系的区域城市化水平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5期

4 胡序威;对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剖析[J];城市规划;1983年02期

5 陈彦光;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有多高?——城市地理研究为什么要借助分形几何学?[J];城市规划;2003年07期

6 王巧玲;关于中国城市化水平滞后的分析[J];城市问题;2001年02期

7 冯利华;人口城市化水平的统计预测分析[J];城市问题;2002年05期

8 钟水映,胡晓峰;对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论的质疑[J];城市问题;2003年01期

9 刘耀彬,陈志 ,杨益明;中国省区城市化水平差异原因分析[J];城市问题;2005年01期

10 李青,陶阳;对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相关关系的纵向考察[J];城市问题;1999年01期



本文编号:6695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6695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3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