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济南市人口承载力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4 14:04

  本文关键词:济南市人口承载力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济南市 人口承载力 指标体系 可能-满意度方法


【摘要】: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不断向城市加快集聚,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而资源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人口承载力成为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方向。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和中心城市,目前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社会结构转型、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更加尖锐的时期。对于济南来说,一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快速增加的人口数量和人口流动量,同时又面临着资源紧缺、房价上涨、就业困难、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根据济南市的城市功能定位,对济南市的人口承载力进行全面、系统化研究,探讨济南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承载规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济南市为研究对象,从多目标决策角度构建了济南市人口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可能—满意度多目标决策方法对济南市现阶段和2020年的人口承载力进行定量测算,并根据计算结果深入分析了济南市人口承载力的主要限制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注重研究的科学性、动态性和可操作性,为济南市制定正确的人口发展政策和城市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有助于充分发挥济南城市的各项功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人口承载力的理论研究。首先对承载力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阐述,并对城市人口承载力的概念加以界定,在此基础上又阐述了资源稀缺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短板理论等人口承载力的相关理论。 第二部分是济南市城市发展现状的研究。该部分系统地对济南市的经济、社会、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及人口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为人口承载力的指标选取提供现实依据和相关数据支持。 第三部分是济南市人口承载力的定量研究。首先利用频度统计方法,并结合济南市的发展现状,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经济水平、基础设施四个方面入手,选取了28个指标,构建了济南市人口承载力指标体系,然后采用系统工程中的可能-满意度方法对济南市现阶段和2020年的人口承载力进行了定量计算和分析,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对济南市人口承载力进行限制因素分析,为下一步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提供依据。 第四部分是提升济南市人口承载力的对策研究。在对济南市人口承载力限制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济南市的发展现状及规划,提出提升其人口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本论文在分析济南市的城市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经济水平、基础设施四个方面构建了济南市人口承载力指标体系,采用可能—满意度多目标决策方法对济南市现阶段和2020年的人口承载力进行定量测算,并根据计算结果深入分析了济南市人口承载力的主要限制因素,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体现了创新性,,可为济南市制定正确的人口发展政策和城市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有助于充分发挥济南城市的各项功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济南市 人口承载力 指标体系 可能-满意度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24.24
【目录】: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1
  • 1 前言11-20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1-13
  • 1.1.1 选题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3-17
  • 1.2.1 国外人口承载力研究综述13-14
  • 1.2.2 国内人口承载力研究综述14-17
  • 1.2.3 人口承载力研究存在的不足17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7-20
  • 1.3.1 主要研究内容17-18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8-20
  • 2 人口承载力的理论基础20-24
  • 2.1 人口承载力的概念界定20-21
  • 2.1.1 承载力概念的起源与发展20-21
  • 2.1.2 人口承载力的概念界定21
  • 2.2 人口承载力的相关理论21-24
  • 2.2.1 资源稀缺理论21-22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22
  • 2.2.3 短板理论22-24
  • 3 济南市城市发展现状分析24-39
  • 3.1 经济发展现状分析24-27
  • 3.1.1 经济水平保持稳步增长24-25
  • 3.1.2 产业结构呈现合理演变25
  • 3.1.3 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逐年提高25-27
  • 3.2 社会发展现状分析27-29
  • 3.2.1 城市基础设施逐渐完善27-29
  • 3.2.2 社会民生建设全面加强29
  • 3.3 自然资源现状分析29-30
  • 3.3.1 土地资源稀缺,开发利用率较高29-30
  • 3.3.2 水资源总量不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偏低30
  • 3.3.3 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人均占有量较低30
  • 3.4 生态环境现状分析30-33
  • 3.4.1 大气的污染物浓度波动上升31-32
  • 3.4.2 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32
  • 3.4.3 环境治理水平明显提高32-33
  • 3.5 人口发展现状分析33-39
  • 3.5.1 人口规模不断增大33-34
  • 3.5.2 人口结构变动明显34-39
  • 4 济南市人口承载力的定量分析39-66
  • 4.1 研究方法39-42
  • 4.1.1 可能-满意度方法的相关概念39-40
  • 4.1.2 可能-满意度方法的有关算法40-42
  • 4.2 济南市人口承载力的测算42-54
  • 4.2.1 济南市人口承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42-47
  • 4.2.2 济南市人口承载力测算的地域范围及数据来源47-48
  • 4.2.3 济南市人口承载力的指标赋值及依据48-54
  • 4.3 济南市人口承载力测算结果及分析54-66
  • 4.3.1 济南市单因素人口承载力的测算结果及分析54-58
  • 4.3.2 济南市多因素组合下的人口承载力测算结果及分析58-63
  • 4.3.3 济南市人口承载力的限制因素分析63-66
  • 5 提升济南市人口承载力的对策建议66-72
  • 5.1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加强城市环境保护66-68
  • 5.1.1 能源开发与节约并举,建设清洁节能型城市66
  • 5.1.2 合理利用各类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66-67
  • 5.1.3 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促进土地集约利用67
  • 5.1.4 加强环境绿化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67-68
  • 5.2 加快产业布局调整,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68
  • 5.2.1 积极推进区域产业分工,加快产业布局调整68
  • 5.2.2 统筹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68
  • 5.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公共资源配置68-70
  • 5.3.1 加强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69
  • 5.3.2 加大城市管网建设和改造力度69
  • 5.3.3 加快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69-70
  • 5.4 适度控制人口规模,实现人口现代化70-72
  • 5.4.1 稳定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增长水平70
  • 5.4.2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优化人口结构70
  • 5.4.3 提高人口素质,增强城市竞争力70-72
  • 6 主要结论与展望72-74
  • 6.1 主要结论72-73
  • 6.2 存在的不足及展望73-74
  • 参考文献74-77
  • 附表77-78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78-79
  • 致谢79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洪颜;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济南市产业布局优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730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6730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9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