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现阶段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路径探析

发布时间:2017-09-02 16:38

  本文关键词:现阶段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路径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城镇化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公共服务均等化 城乡一体化


【摘要】: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不断实现人的现代化,现阶段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有助于人的现代化的实现。当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城镇化发展的核心环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促进户籍制度的加快发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有序实现,达到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全面覆盖常住人口的目的。城镇化的核心任务就是要让更多的农业转移人口转入城市,在城镇和城市中安定下来,并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更应该注重调整经济结构,关注经济发展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真正考虑到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切身利益,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有序稳定实现,最终实现人的现代化。因此,如何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有序市民化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现阶段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研究主线,在区分城市化和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以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旨在对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有一个清晰客观的认识,弄清现阶段城镇化对农业转移人口本身的相关要求。同时,对比分析国外城镇化的发展经验以及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现状,重点探讨以英国、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以巴西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发展及对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启示。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重点分析我国中西部地区在建制镇和小城市全面放开户籍之后所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并给出一定合理性建议。运用马克思关于相对过剩人口的理论,揭示农业转移人口出现的必然性,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视角探寻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路径,更多地关注农业转移人口的生存安居和精神需求、真实情感和思维方式,从政府、企业和个人三个角度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有效途径。政府在我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发展,注重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力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企业能够吸纳更多的农业转移人口奠定基础;新的户籍改革之后,政府应更多关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同时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农业转移人口的切身权益;在此基础上,逐步剥离户籍所附带的相关福利政策:同时,政府应重视并消除中小企业的“非国民待遇”;中小企业通过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吸纳更多的农业转移人口,更好地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业转移人口也应该注重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改变生活方式,转变思想观念以真正融入城镇生活。通过多方努力,最终达到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人的现代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城镇化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公共服务均等化 城乡一体化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C92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6
  • 第一章 绪论16-20
  • 1.1 研究背景16
  • 1.2 研究意义16-17
  • 1.2.1 理论意义16-17
  • 1.2.2 实践意义17
  • 1.3 研究方法17-18
  • 1.3.1 文献研究法17-18
  • 1.3.2 比较研究法18
  • 1.3.3 历史研究法18
  • 1.4 研究的创新点18-20
  • 1.4.1 选题创新18-19
  • 1.4.2 内容创新19-20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20-28
  • 2.1 相关概念20-22
  • 2.1.1 城市化和城镇化20
  • 2.1.2 新型城镇化20-21
  • 2.1.3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21-22
  • 2.2 马克思主义相对过剩人口理论22-23
  • 2.2.1 马克思的经典论述22-23
  • 2.2.2 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与农业转移人口23
  • 2.3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23-28
  • 2.3.1 提出及在中国的发展24-25
  • 2.3.2 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25-26
  • 2.3.3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26-28
  • 第三章 城镇化的发展历程28-40
  • 3.1 美国、英国和巴西城市化的历史发展和经验教训28-33
  • 3.1.1 英国城市化的发展与不足28-30
  • 3.1.2 美国城市化的发展与特征30-31
  • 3.1.3 巴西过度城市化的演变与不足31-33
  • 3.2 我国城镇化的提出与发展33-38
  • 3.2.1 小城镇的出现33-34
  • 3.2.2 城镇化的发展现状34-36
  • 3.2.3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关键36-38
  • 3.3 英国、美国、巴西城市化发展对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启示38-40
  • 第四章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面临的现实困境40-46
  • 4.1 中小城市和城镇发展不足40-41
  • 4.1.1 综合承载力较低40-41
  • 4.1.2 缺乏产业支撑41
  • 4.2 建制镇和小城市户籍全面放开后的新问题41-43
  • 4.2.1 有些农业转移人口不愿放弃农业户籍42
  • 4.2.2 户籍仍然附带相关福利42-43
  • 4.3 中小企业发展存在问题43-44
  • 4.3.1 “非国民待遇”仍不可忽视43-44
  • 4.3.2 经营管理相对落后44
  • 4.4 农业转移人口自身的不足44-46
  • 4.4.1 专业技能相对欠缺44-45
  • 4.4.2 思想观念相对落后45-46
  • 第五章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实现路径46-55
  • 5.1 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46-49
  • 5.1.1 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力46-48
  • 5.1.2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48-49
  • 5.2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49-51
  • 5.2.1 完善城市和城镇配套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49-50
  • 5.2.2 逐步剥离户籍所附带的社会福利50-51
  • 5.3 提高中小企业的综合实力51-53
  • 5.3.1 消除“非国民待遇”51-52
  • 5.3.2 增强核心竞争力52-53
  • 5.4 农业转移人口的有序全面发展53-55
  • 5.4.1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53-54
  • 5.4.2 转变思想观念融入城镇54-55
  • 结语55-56
  • 参考文献56-58
  • 致谢58-59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59-60
  • 作者简介及导师简介60-61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61-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瀚;黄洪雷;;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融入——基于环境心理的视角[J];江淮论坛;2014年01期

2 姜波;;宁波市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调查分析[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4年01期

3 程姝;杨钧天;韩学平;;中外农业转移人口权益保障比较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4 唐献玲;;激活农业转移人口:破解城乡发展难题的关键[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5 程业炳;周彬;张德化;;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探索;2014年03期

6 赵继颖;周利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3年11期

7 杜淑芳;;多伦县吸纳转移人口就业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8 仝尧;;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路径探讨[J];行政与法;2014年02期

9 孙蚌珠;王乾宇;;在全面改革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J];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01期

10 李永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道德建设的价值取向探究[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盛英斌;;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逆城镇化”现象探析[A];贵州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官锡强;;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视角的新型城镇化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发展[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黄双华;;论四川城市化建设的重点[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4 赵青宇;崔曙平;;转型期关于推进农民就地城镇化的思考[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云川;切实保障转移人口的基本权利[N];文汇报;2007年

2 陈灏;城镇化提速 转移人口保障需加强[N];东方城乡报;2013年

3 陈灏;城镇化需强化产业支撑 转移人口保障需加强[N];东方城乡报;2013年

4 中共大连市委党校教授 张道航;被遗忘的角落:转移人口的居住权[N];中国房地产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张雪;引导农村转移人口在城市有序流动[N];经济日报;2013年

6 记者 孔令敏;农业转移人口及常住人口均为服务对象[N];健康报;2014年

7 王莉;免去农业转移人口的后顾之忧[N];人民政协报;2014年

8 记者 周斌 刘子阳;努力实现一亿农业转移人口城镇落户[N];法制日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谢雅楠;“进退有据”力保农业转移人口权益[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10 整理 王平;让更多符合条件农业转移人口成市民[N];东方城乡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协嵩;重点镇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实证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超毅;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城镇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公平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梦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赵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赵晗;安徽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5 董莹;武汉市远城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及分担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赵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7 周鹏举;河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困境及对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8 苏新亚;河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公共服务成本测算与分担机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卢云;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教育支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10 成园园;现阶段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路径探析[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797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7797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a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