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各省期望寿命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7 00:18
本文关键词: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各省期望寿命的研究
【摘要】: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人民群众的期望寿命目前看到的统计只有35岁左右,截止到目前我们的期望寿命已经延长了一倍多。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2010年,我国人口期望寿命已经达到74.83岁,相比10年前的期望寿命,我们已经将这个数据提高了3.43岁,对比一下1990年的数据又提高了6.28岁;比全世界目前计算出的期望寿命高了5.23岁。上海是我国现阶段期望寿命最高的地区,达到了80.26岁,北京排在第二,达到了80.18岁,天津位居第三,达到了78.89岁。青海、云南和西藏的期望寿命比较低,期望寿命的值都在70岁以下。 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了中国各省期望寿命存在着这些差异?基于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本文首先对现有的研究进行了查找和分析,与医学相关的研究领域的大部分学者们,他大部分更多的是从疾病的角度或者说是从我们日常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上直接研究并查找影响我国居民期望寿命的主要或部分影响因素。这部分专家和学者们从医学治疗、疾病控制的角度为政府和管理机构提出提高居民期望寿命的相关政策或者建议,一般是通过深入研究一些现阶段主要死因给常驻人口造成的寿命损失和城乡以及性别上的部分差异,,找到并确定这些地区的主要致死原因以及人群早死的主要的一些原因。人口学、统计学和经济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更多的是从社会学角度研究期望寿命的影响因素。学者们研究发现,各种社会或者经济层面的一些原因,比如说可能有些医疗及卫生保健层面的原因,有的是人群的生活方式原因,有的是人群的行为因素、环境因素,当然也有人类自身的一些生物学遗传因素对同一个地区的人口的健康生活状况有着各种各样的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研究选取了可能影响人均寿命的7个方面12个因素,将这12个因素2010年的统计数据与2010年的期望寿命进行了因子分析。然后通过结合当前中国各省经济、社会、自然等现状对相关分析结果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论文研究中主要用到了因子分析方法、聚类分析方法,处理工具主要用到了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 通过对2010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期望寿命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东部及沿海地区等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城市的发展水平较高,期望寿命比较高;中西部地区等经济落后的省份城市发展水平较低,期望寿命较低。因此要大力发展中西部的经济来提高城市的发展水平和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以此提高期望寿命。期望寿命又会反过来促进经济社会的更进一步发展。 本文通过研究期望寿命与众多社会因素的关系,从现有的统计数据中,找出目前对我国各省期望寿命影响较大的一些因素,为决策和管理者决策和管理各省的相关工作提供辅助决策,通过对这些关键因素进行合理影响,实现提高地区人口健康水平的目标。
【关键词】:期望寿命 因子分析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24.25
【目录】:
- 论文摘要4-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第1章 绪论10-20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10-11
-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基础11-16
- 1.2.1 期望寿命的概念11-14
- 1.2.2 期望寿命的计算14-16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数据来源16
- 1.4 文献综述16-20
- 第2章 研究方法及工具20-27
- 2.1 因子分析20-25
- 2.1.1 因子分析的概念20
- 2.1.2 特点20-21
- 2.1.3 类型21
- 2.1.4 分析原理21-22
- 2.1.5 分析步骤22-25
- 2.2 聚类分析25-27
- 第3章 期望寿命的影响因素分析27-45
- 3.1 数据准备27-30
- 3.1.1 数据指标选取27-28
- 3.1.2 数据整理28-30
- 3.2 因子分析30-41
- 3.2.1 验证数据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30-33
- 3.2.2 因子方差表分析33-35
- 3.2.3 因子矩阵及因子命名35-37
- 3.2.4 因子得分37-39
- 3.2.6 因子综合得分排序39-41
- 3.3 聚类分析41-45
- 第4章 结论和建议45-46
- 参考文献46-49
- 作者简介49-50
- 后记和致谢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苟晓霞;;我国平均预期寿命地区差异分析[J];发展;2011年02期
2 杨晴;;人口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2年09期
3 董梅生;张佳佳;;基于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的城市设施水平综合评价[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4 谭姝琳;贾向丹;;我国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的聚类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年06期
5 乔轶娟;;我国人均寿命影响因素计量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11期
6 河南省人口学特征,期望寿命及影响因素研究课题组;施学忠;;河南省人口学特征、期望寿命及影响因素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邹本东;徐子优;华蕾;韩玉朴;董淑英;鹿海峰;;因子分析法解析北京市大气颗粒物PM_(10)的来源[J];中国环境监测;2007年02期
8 马磊;余振华;;中国平均预期寿命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01期
9 刘芊;蓝国赈;;基于SPSS软件的因子分析法及实证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36期
10 明艳;董志勇;;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影响因素分析[J];学理论;2010年04期
本文编号:8062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80629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