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四川省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7 07:48

  本文关键词:四川省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人口迁移 经济发展 四川省 区域经济发展


【摘要】:早在三国时期,四川就曾以蜀国闻名遐迩,古往今来,四川的富庶有目共睹,也必然是兵家必争之地,历来就聚集了大批的人口在此生存繁衍,,人口数长期名列全国前茅。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政府恪守严格的户籍制度,此项国策在推行的过程中也阻断了外来人口来往的通道。改变发生在七十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制度推行,无疑给当时沉闷的经济社会注入了一针兴奋剂,市场经济开始萌动,社会经济开始逐步好转,社会财富开始累积。同时计划生育政策的相继出台,“只生一个好”理念打破了以往人口社会发展的格局。一家有兄弟姐妹现象逐步被只有独生子女的现象所取代。出生人口的锐减,加上沿海经济的向好,大批农民工涌出,客观上造成了四川人口大量迁出的现状,若干年里四川在全国范围内人口迁出量都高居榜首。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国家制定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四川一下子成为了西南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省份之一,特别是成渝经济等相关重大指导性规划的批复,无疑加快了四川的经济腾飞的步伐。全国的目光都开始聚焦在这颗冉冉升起的西部中心上,政策的强大导向,预示着四川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时代的召唤。随着经济的发展,四川不再是以人口流出为主要特点,而是停止了人口流出的增加。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四川总体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大部分企业还是大量依靠劳动力,尚未发展到依赖科技密集型的阶段。因此,就更需要大量的农民工迁入,正是这些农民工的加入,为四川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13年的四川地区生产总值为2001的近5倍,十年间发展迅猛有目共睹。本文详细分析了四川省历年来人口变化和经济发展趋势,试图找出人口数量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借此,为四川政府今后的人口及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口迁移 经济发展 四川省 区域经济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24.2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9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3
  • 1.1.1 研究背景11-13
  • 1.1.2 研究意义13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3-16
  • 1.2.1 国外研究综述13-15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5-16
  • 1.3 研究方法16-17
  • 1.4 主要内容与框架结构17-19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19-26
  • 2.1 概念界定19-21
  • 2.1.1 人口变动19-20
  • 2.1.2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20-21
  • 2.1.3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21
  • 2.2 理论基础21-26
  • 2.2.1 新古典经济理论21-22
  • 2.2.2 二元经济模型22-23
  • 2.2.3 投资——收益理论23
  • 2.2.4 人口迁移理论23-26
  • 第3章 四川省人口流动历史及现状26-42
  • 3.1 四川省人口流动历史过程26-28
  • 3.2 四川省人口流动的现状及原因分析28-42
  • 3.2.1 省内人口流动现状28-32
  • 3.2.2 省际人口流动现状32-40
  • 3.2.3 人口流动的原因分析40-42
  • 第4章 四川省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影响分析42-54
  • 4.1 四川省经济发展现状42-44
  • 4.1.1 四川省经济现状42-43
  • 4.1.2 四川省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分析43-44
  • 4.2 四川省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44-49
  • 4.2.1 模型选择44-45
  • 4.2.2 变量选择45
  • 4.2.3 回归分析结果45-49
  • 4.3 四川省经济发展对人口流动影响49-54
  • 4.3.1 模型选择49
  • 4.3.2 变量选择49-50
  • 4.3.3 回归分析结果50-54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54-58
  • 5.1 结论54-55
  • 5.1.1 四川省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54
  • 5.1.2 四川省经济发展对人口流动的影响54-55
  • 5.1.3 四川省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55
  • 5.2 对策及建议55-58
  • 5.2.1 以灵活的户籍制度来合理调控人口流动55-56
  • 5.2.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56
  • 5.2.3 正确处理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56-57
  • 5.2.4 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相协调57-58
  • 参考文献58-61
  • 致谢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传耿,顾朝林,马荣华,甄峰,张伟;中国流动人口的影响要素与空间分布[J];地理学报;2001年05期

2 李玲;人口迁移对90年代珠江三角洲人口发展的影响[J];经济地理;2002年05期

3 陆淑珍;;人口迁移:基于广东省区域差异的比较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12期

4 张善余;第四次人口普查省际迁移数据分析[J];人口与经济;1992年03期

5 王化波;C. Cindy Fan;;省际间人口迁移流动及原因探析[J];人口学刊;2009年05期

6 许鹏,王晓波;利用五普数据分析中国外来人口流动的基本规律[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年06期

7 何一峰;付海京;;影响我国人口迁移因素的实证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8 杨云彦,陈金永,刘塔;中国人口迁移:多区域模型及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1999年04期

9 段敏芳;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10 卢向虎;朱淑芳;张正河;;中国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01期



本文编号:8083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8083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c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