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场理论的经济空间梯度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24 01:33
本文关键词:基于场理论的经济空间梯度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场理论 产出函数梯度场 产业关联梯度场 经济空间 趋势面 甘肃省
【摘要】:经济空间是人类经济活动所存在的空间,,经济活动的多样性决定了经济空间的复杂性,这也说明了用常规的经济分析方法将不能够全面把握经济空间的发展变化。由于经济空间的存在与发展是依托于它们所在的地理空间,表明经济空间与地理空间存在某种相互联系性。地理空间如果没有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它只不过是一种单纯的物理空间,但一旦涉及人类活动,就会变成一种人地交迭的聚合空间。由此引出研究经济空间的一种思路,即对经济空间的研究可以参考地理空间和物理空间的某些方法来进行,而对地理空间和物理空间研究最基础的方法就是场理论。将场理论与经济空间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称之为经济空间场理论,本文将以此理论为基础,对甘肃省经济空间场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从而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价值。 本文基于以上背景,前半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主题、意义和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提出了论文的难点、重点,说明了论文的结构框架。其次主要介绍了经济空间场理论、生产函数和产业关联理论以及经济空间场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综述,并且回顾相关内容的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后半部分借助物理学中的场理论作为研究工具,对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列昂惕夫投入产出方法进行了改进和处理,以产出函数梯度模型和产业关联梯度场模型对甘肃省三次产业的产出效率和各产业在经济空间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量化分析。再利用Surfer9.0软件以空间趋势面的形式对甘肃省的14个市州三次产业产出值以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三个时间截面进行空间直观表现,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近20年来甘肃省三次产业的产出梯度中,第一产业波动较大,期间有一个明显的隆起;第二产业变化较小,基本呈现逐年增大、前慢后快的特点;第三产业变化平稳,前期有所起伏。(2)甘肃省第一产业产出分布明显存在三个级别分布。①是以兰州,天水的产业发达区。②是以陇东地区、和酒泉为中心的产业较发达区域。③是以上地区除外的不发达区。经过1990年到2010年20年的建设,一产的经济状态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经济发展分布较为均衡。第二产业中很多部门产业部门一直是本省的支柱产业。甘肃省的第二产业的最高产出地区是以兰州为中心的工业区域。其次是陇东、天水和金昌较为发达。甘肃省第三产业一直以来较全国其他省份发展相对滞后和缓慢。从2000年到2010年这10年间全省14个市州的产出变化基本保持不变。(3)2007年甘肃省产业关联梯度场中,二产在经济空间中的地位和作用趋于上升,一产相对稳定而三产有所下降。二产内部能源原材料行业仍占主导地位,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轻工行业的地位有所上升,建筑业地位趋于下降。通过产出梯度、影响力梯度和感应度梯度的变化判断出不同产业在经济空间中的地位、作用、影响及其变化,为甘肃省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场理论 产出函数梯度场 产业关联梯度场 经济空间 趋势面 甘肃省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127;K90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1 前言10-14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10-12
- 1.1.1 研究背景10
- 1.1.2 研究目的10-11
- 1.1.3 研究意义11-12
- 1.2 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12-13
- 1.2.1 研究思路12
- 1.2.2 研究方法12-13
- 1.2.3 研究框架13
- 1.3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13-14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14-19
- 2.1 国外场与经济空间理论的研究与发展现状14-18
- 2.2 国内场与经济空间理论的研究与发展现状18-19
- 2.3 述评与展望19
- 3 理论基础19-25
- 3.1 经济空间场理论19-21
- 3.1.1 经济空间与场的基本概念19-20
- 3.1.2 经济空间场的基本概念20-21
- 3.2 生产函数21-22
- 3.3 产业关联理论22-25
- 4 甘肃省经济与产业发展概况25-31
- 4.1 甘肃省经济发展现状与演变历程25-29
- 4.2 近20年甘肃省三次产业在经济空间中的现状分析29-31
- 5 甘肃省经济空间产出梯度分析31-40
- 5.1 产业产出梯度场模型的建立31
- 5.2 近20年甘肃省三次产业的产出梯度分析31-34
- 5.3 甘肃省14个市州三次产业产出空间趋势面分析34-40
- 5.3.1 甘肃省第一产业产出趋势面分析35-37
- 5.3.2 甘肃省第二产业产出趋势面分析37-39
- 5.3.3 甘肃省第三产业产出趋势面分析39-40
- 6 甘肃省经济空间产业关联梯度分析40-46
- 6.1 产业关联梯度场模型的建立40-42
- 6.1.1 波及效应梯度场41
- 6.1.2 最终需求列矩阵的梯度场41-42
- 6.1.3 产出梯度场42
- 6.1.4 感应度梯度42
- 6.1.5 影响力梯度42
- 6.2 甘肃省经济空间的产业关联梯度分析42-46
- 7 结论与讨论46-50
- 7.1 结论46-48
- 7.2 讨论48-50
- 参考文献50-53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绩53-54
- 致谢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宝莹;沈利霞;郭芳芳;杨农;;ArcGIS与Surfer图形文件的转换方法实现[J];测绘科学;2009年05期
2 董瑜,谢高地;资源场理论及其在资源流动中的应用[J];地理科学;2001年05期
3 陈国阶;我国东中西部发展差异原因分析[J];地理科学;1997年01期
4 王海飞;;甘肃省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2期
5 魏后凯;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04期
6 张琳杰;;甘肃第三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发展;2010年01期
7 史耀媛,张秀君;产业转移: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新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魏后凯;新形势下我国中西部工业化战略探讨[J];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02期
9 熊友云;张明军;刘园园;金爽;李瑞雪;;1978-2006年甘肃产业结构演进分析[J];干旱区地理;2010年02期
10 赵雪雁;;甘肃省产业空间结构及其生态效应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玉哲;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统计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0864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086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