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度城镇化的村庄解析:以福建上杭为例
本文关键词:梯度城镇化的村庄解析:以福建上杭为例
【摘要】:引导农村人口有序地向城镇转移,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归纳总结了农村人口迁徙目的地的4个层次,提出了梯度城镇化的概念,并以福建省上杭县村庄问卷为基础,进行梯度城镇化的村庄解析,辨识不同梯度人口迁徙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村庄人口规模对村庄人口流出具有阻止作用;县城和乡镇吸引农村人口迁入存在明显距离衰减。2老年人比重高降低了年轻人迁徙到县城的成本,有利于农村人口的县城集聚。较高的少儿抚养比可能会抑制农村人口进入县城居住和拥有住房。3教育驱动是县城城镇化的重要动力。高人力资本有流向地级市的趋势。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梯度城镇化 村庄 人口迁徙 上杭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77)资助~~
【分类号】:K901
【正文快照】: 3.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44)新型城镇化明确提出,未来要实现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如何引导农村人口有序地向城镇转移,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农村人口流向决定了城镇化的层次,农村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映芳;中国人的城市化[J];博览群书;2005年03期
2 ;刊中人[J];南方人物周刊;2010年35期
3 周恩来;;国务院关于防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补充指示[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57年11期
4 李兆锋;;中国农村人口的非农业化研究[J];神州;2012年14期
5 原新,刘佳宁;我国农村人口的健康贫困探讨[J];南开学报;2005年04期
6 赵兴波;李忠林;陈井泉;;农村人口计生效能监察工作思考[J];黄河.黄土.黄种人;2010年01期
7 屈炳祥;未来中国:谁来当农民[J];江汉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8 徐勇 ,项继权;资源性稳定向体制性稳定转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9 叶檀;;土地残害农民?[J];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12期
10 许静;;19世纪法国农村人口流动考察[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国全;;日本农村人口过疏化地域特征及其对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李明;孟庆翠;徐学东;;农村人口“老龄化”和“空洞化”问题的对策初探[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6年
3 郑国全;;浙江省农村人口过疏化问题的地域特征分析[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许能锐;傅国华;;海南农村人口收入与农村人力资本实证研究[A];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立东;董庭友;;关于绥滨农场小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A];黑龙江省首届青年科技工作者论坛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分会场实施五大战略推进三化进程构建和谐农场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7年
6 李雨停;丁四保;王荣成;;基于区域视角的中国农村人口城市化问题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刀国栋;;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许琳;;当前农民增收的困惑与出路[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获奖优秀论文选编(2004)[C];2004年
9 郑国全;;浙江省农村人口过疏化地区的旅游振兴策略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张东升;丁爱芳;朱e,
本文编号:10909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090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