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卡夫卡
本文关键词:走近卡夫卡
【摘要】:在卡夫卡的作品中,隐喻一向是无意识表达自身的主要工具。某些细节和人物是通向无意识的入口。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的意识对无意识的控制和改造,卡夫卡独特的幽默风格。
【作者单位】: 温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关键词】: 卡夫卡 距离 意识 无意识 幽默
【分类号】:I521
【正文快照】: 一、 距离“我找到了追寻许久的目标了吗?我如此期待。但在我找到出口之前,我将继续漫游在这无边茫然的痛苦空间中。”[1](P67)塞尚的这句话会让人误以为出自卡夫卡之口。塞尚与卡夫卡,一个是现代派绘画之父,一个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对艺术创作的痛苦体验极其相近。两个人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忠贤;塞尚的苦行及其图像之秘[J];世界美术;200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家荣;廉永杰;;主体间性哲学思想的人本特征[J];北方论丛;2007年06期
2 韩来平,邢润川;人类智慧理性更高层次的复归——聚焦科学与人文[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03期
3 陈世联;从教师话语权到儿童多元表达——基于多元文化观的探讨[J];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Z1期
4 雷德鹏;;从抽象到本质直观——论胡塞尔对传统抽象论的批判及其意义[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赵卫国;交互主体性问题由理论向实践维度的转向[J];河北学刊;2003年04期
6 何期;潘永云;;理论的生活世界与实践的生活世界——胡塞尔与马克思的生活世界思想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7期
7 高鸿;;现代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论及其困境[J];教学与研究;2006年12期
8 康伟;主体间性教育理论真假辩论[J];教育科学;2005年05期
9 康伟;;教育研究范式转换: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教育科学;2006年06期
10 宁虹,钟亚妮;现象学教育学探析[J];教育研究;200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承叔;;资本与现代性——马克思的回答[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宇鹏;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郭嘤蔚;论辩证思维的确定性[D];吉林大学;2007年
3 侯依成;马克思哲学革命后的形而上学补写[D];吉林大学;2007年
4 刘玲;拉康理论视野中后现代社会的欲望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5 杜建国;语言、意向与存在[D];山西大学;2007年
6 陈翠芳;科技异化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7年
7 朱磊;现代语言学文本中现代汉语的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康伟;师生主体间性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何明星;《管锥编》诠释方法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10 陈吉猛;文学的存在方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陆平;和谐社会建设的文化支撑[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2 陶思亮;张申府理性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立杰;现象学直观及其对文学本体论研究的启示与意义[D];四川大学;2007年
4 吴文皓;论余华的创作与外国文学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7年
5 李U,
本文编号:11002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100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