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渭河流域居民点分布特征分析
本文关键词:基于GIS的渭河流域居民点分布特征分析
【摘要】:本文运用GIS空间分析的一些基本技术,在1:25万国家基础地理数据的基础上,对渭河流域居民点的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此研究区内居民点的分布格局受海拔、坡度、道路、河流及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但居民点的分布与某些影响因子并非呈严格的线性关系。
【作者单位】: 辽宁省海域和海岛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中心;
【关键词】: 居民点分布 空间分析 渭河
【分类号】:K901.8
【正文快照】: 1前言居民点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是聚落地理学的研究对象。GIS在居民点分布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国内也有很多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居民点进行分析的研究。胡志斌等利用1∶2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研究岷江上游居民点分布[1];梁会民等研究了董志塬黄土塬区居民点空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胡志斌;何兴元;李月辉;胡远满;;岷江上游居民点分布格局及影响因子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2 张小军;李雪妍;尹卫红;;基于GIS的西部生态脆弱区居民点空间信息分析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年02期
3 梁会民,赵军;基于GIS的黄土塬区居民点空间分布研究[J];人文地理;2001年06期
4 梁会民,赵军;地理信息系统在居民点空间分布研究中的应用[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5 董春,罗玉波,刘纪平,吴喜之,王桂新;基于Poisson对数线性模型的居民点与地理因子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梅;王勇;;国内乡村聚落空间整合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2 陈文华;何冬梅;;保山市隆阳区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保山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孙丽敏;张军;蒋涛;;三峡库区城镇居民地移民迁建分布规律的分析与应用[J];测绘科学;2006年03期
4 闫庆武;卞正富;王桢;;基于空间分析的徐州市居民点分布模式研究[J];测绘科学;2009年05期
5 国巧真;孙金华;;村镇空间结构演变与驱动力分析——以北京市密云县为例[J];测绘科学;2010年02期
6 闫庆武;卞正富;;基于GIS-SDA的居民点空间分布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年03期
7 李云强;齐伟;王丹;闫勇;路超;王娜娜;秦天天;;GIS支持下山区县域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研究——以栖霞市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年03期
8 孙贵艳;王传胜;肖磊;董冠鹏;;快速城市化地区农村居住用地布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3期
9 李红波;张小林;吴江国;吴启焰;;欠发达地区聚落景观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以安徽省宿州地区为例[J];地理科学;2012年06期
10 李小玉;肖笃宁;何兴元;陈玮;角媛梅;宋冬梅;胡志斌;;中国内陆河流域绿洲发育度的综合评价[J];地理学报;200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庄伟;廖和平;潘卓;李靖;赵振洋;;基于居住场势理论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分区与模式选择——以重庆市白市驿镇为例[A];2013全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张玉英;王成;王利平;李晓庆;蒋福霞;;共生视角下不同类型农户的农村居民点集聚决策与响应研究——基于重庆578户农户实证[A];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C];2012年
3 赵帅华;王成;蒋福霞;李晓庆;费智慧;叶琴丽;;统筹城乡进程中不同类型农户农村居民点整合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重庆合川区兴坝村939户农户调查[A];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边振兴;沈阳经济区核心地带村庄用地转型与调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0年
2 傅晓珊;城市土地利用与产业结构均衡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谭雪兰;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演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4 陆张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佘济云;长株潭地区城乡一体现代林业系统构架的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6 郭晓东;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7 彭鹏;湖南农村聚居模式的演变趋势及调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苏高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9 李敬峰;基于景观格局演变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10 李君;农户居住空间演变及区位选择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超;村庄用地综合适宜度评价及其应用[D];浙江大学;2011年
2 覃瑜;市域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与模式选择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张旭;谯城区村庄用地时空特征及优化布局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李云强;GIS支持下县域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及优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5 胡馨;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评价与优化布局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张仕超;倒置低山区农村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地貌形态的耦合关系[D];西南大学;2011年
7 斯琴朝克图;近百年来扎鲁特旗聚落变迁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小佩;论乡村旅游对农村聚居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莫晓宇;靖安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适宜性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硕;基于GIS的兰州旅游景点空间格局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建国,董锁成;中国西部地区城市化战略[J];城市规划;2000年04期
2 徐巨洲;西部大开发要充分发挥城市的先导效应[J];城市规划;2000年05期
3 金其铭;我国农村聚落地理研究历史及近今趋向[J];地理学报;1988年04期
4 田光进,刘纪远,庄大方;近10年来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时空特征[J];地理学报;2003年05期
5 田永中,陈述彭,岳天祥,朱莉芬,王英安,范泽孟,马胜男;基于土地利用的中国人口密度模拟[J];地理学报;2004年02期
6 李爱农,周万村,江晓波,孙育秋,曾文蓉;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时空动态变化分析——以岷江上游地区为例[J];地球信息科学;2003年02期
7 梁会民,赵军;基于GIS的黄土塬区居民点空间分布研究[J];人文地理;2001年06期
8 张军,倪绍祥,于文静,刘燕;三江并流区居民点空间分布规律[J];山地学报;2003年01期
9 田光进,庄大方;基于遥感与GIS的中国城镇用地扩展特征[J];生态学杂志;2004年01期
10 王桂新;;关于人口分布几个问题的定量分析[J];西北人口;198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祚;吴善超;李江风;刘艳中;程文;陈昆仑;;基于GIS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空间分布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2年04期
2 宋进喜;宋令勇;何艳芬;马晓兵;;基于GIS的西安市雨水收集潜力估算[J];干旱区地理;2009年06期
3 王秀兰,苏忠;基于GIS的内蒙古耕地时空变化研究[J];干旱区地理;1999年02期
4 陈博;孙璐;;GIS与文化遗产保护刍议[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3期
5 娄昭;张磊;;GIS在《世界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世界地理研究;2009年03期
6 白景锋;周旗;王海洋;;基于GIS的我国汽车产业空间布局与市场耦合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1年03期
7 蒋鸣;;GIS与地理计量方法的一体化[J];杭州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8 张生根;王心源;田兵;管义国;;基于GIS的巢湖流域考古信息系统研究与建设[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7年04期
9 李文实,黄民生,吴健平;基于GIS的区域规划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03年04期
10 刘建波,李青山,赵贤瑶;中国GIS的领路人——记民族科学家和杰出创业家吴信才教授[J];科技创业月刊;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惠娟;唐南奇;林金宝;;基于GIS的仙游县土地利用与滑坡灾害敏感性分析[A];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翟建设;孔璐;;基于GIS的战区台风监测与防护保障系统[A];首届气象仪器与观测技术交流和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1年
3 马江山;程琳;;基于GIS的城市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功能构建[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徐宗焕;陈家金;林俩法;王加义;;GIS在漳州火龙果低温害分析中的应用[A];2008年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王玮;梁天刚;黄晓东;冯琦胜;刘兴元;张仁平;;基于遥感和GIS的青藏高原牧区雪灾预警研究[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5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控[C];2014年
6 陈迪凤;金伟祖;;基于GIS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历史权属信息处理方式研究[A];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波;徐富春;孔益民;王利强;孙强;虞朝晖;;基于GIS的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8 龙腾卓;陈正东;杨诚;;GIS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应用——海口市城市规划信息系统[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一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9 孙磊;马民涛;;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与GIS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综述与集成初探[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10 郑茂辉;罗奇峰;翟永梅;;基于GIS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信息管理系统[A];第三届全国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鑫;水利市场看好GIS[N];中国水利报;2001年
2 徐华;第四届高校GIS论坛筹备工作展开[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王娟;GIS在线商店意不在销售软件[N];中国计算机报;2013年
4 记者 王世甫 特约记者 尤均;科尔沁街道借助“GIS一卡通”打造社会服务管理新平台[N];通辽日报;2011年
5 通讯员 杨黎明 卢伟萍;气象GIS应用联合实验室在广西成立[N];中国气象报;2010年
6 吴登洲;中国GIS协会扎实做好“搭台”工作[N];中国测绘报;2000年
7 记者 吴江;中国GIS协会近年工作有新进展[N];中国测绘报;2001年
8 魏莲 樊文有 卞州罡;石油行业信息化GIS作用大[N];中国测绘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黄志武;GIS系统为“数字西藏”打下良好基础[N];西藏日报;2001年
10 郑泓;国产GIS遥感软件大检阅[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银巧;棉花形态建成模型与基于模型和GIS的数字棉作系统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2 石晓燕;基于生长模型与GIS的小麦生产力预测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3 孟庆香;基于遥感、GIS和模型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4 温亮;海南省疟疾流行预测方法及基于GIS的疟疾监测预警系统的初步构建[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5 王玮;基于遥感和GIS的青藏高原牧区积雪动态监测与雪灾预警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6 安健;基于GIS的孔隙地下水三维动态广义管理模型[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超;基于GIS的新疆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Say)扩散规律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8 黄荣珍;南京市水土保持GIS研制及其在规划中的应用[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9 郑佳荣;基于GIS的地矿三维属性场建模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10 陈伟强;基于GIS的烟草施肥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晓声;基于GIS的县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管理系统的设计[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2 周永娟;基于GIS的河南省棉花生产潜力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5年
3 缪海洋;基于GIS的圩区水系规划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开发[D];扬州大学;2006年
4 比拉力江·阿不力孜;基于GIS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2年
5 唐国滔;基于GIS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D];广西大学;2012年
6 高晶;基于GIS和模型的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生态环境质量评价[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7 张淼X;基于GIS的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敏感度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8 肖明;GIS在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D];海南大学;2011年
9 石祥雷;基于GIS的新沂经济开发区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10 问青青;基于GIS的山核桃生长适宜性评价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194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119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