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学派及其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洛杉矶学派及其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洛杉矶学派 后现代 社会-空间辨证 新产业空间 多中心 空间正义
【摘要】:对洛杉矶学派的缘起、背景、学术观点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对其在人文地理学多个分支学科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洛杉矶学派的学术思想建立在索亚提出的社会-空间辩证理论基础之上,认为在同一生产方式下,社会和空间是相互影响的。危机与重构是社会-空间辩证关系在城市区域发展现实中的投射。洛杉矶学派以洛杉矶大都市区的发展为蓝本,生动地诠释了社会空间的辩证思想以及危机、重构在现实中的体现,认为洛杉矶大都市区是向后现代城市发展转型的典型案例。洛杉矶学派的观点对人文地理学具有重要的影响,丰富了"人地关系"的内涵,提出了弹性生产下的新产业空间的概念,指出多中心结构是未来城市区域的发展方向,倡导空间上的社会正义,对经济地理、城市地理和社会地理的研究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关键词】: 洛杉矶学派 后现代 社会-空间辨证 新产业空间 多中心 空间正义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139) 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14BCK003)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1JJDZH004)资助
【分类号】:K901
【正文快照】: 1洛杉矶学派的源起、代表人物及发展脉络20世纪中后期,经济全球化在形式与内容、广度与深度上呈现了迅速进展,从根本上带来了美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包括大规模生产的工业时代的终结,以信息和服务业为重要基础的新经济模式的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加剧,城市内部经济活动的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健;宁越敏;;西方城市社会地理学主要理论及研究的意义——基于空间思想的分析[J];城市问题;2006年06期
2 大卫·哈维;黄晓武;;列菲弗尔与《空间的生产》[J];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01期
3 宋俊岭;芝加哥学派对城市研究的贡献——《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文集》中译本序[J];城市问题;1987年01期
4 王旭;从芝加哥模式到洛杉矶模式——美国城市化新论[J];经济地理;2001年S1期
5 樊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学术思想与经济地理学[J];经济地理;2008年02期
6 王光荣;;论芝加哥学派城市生态学范式的局限[J];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7 李三虎;李燕;;洛杉矶—芝加哥之争及其新型城市化意蕴[J];探求;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陆阳;;强力意志——当代城市特色唯一源泉[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2 郑林昌;张雷;程晓凌;;中国人地关系演进中交通运输发展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郑林昌;张雷;程晓凌;;人地系统视角下的交通运输发展[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谢纳;;实践哲学视域中的当代“空间转向”[J];长白学刊;2011年04期
5 张述林;王小雪;;1999年以来中国社会地理学研究领域[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4期
6 叶超;柴彦威;;城市空间的生产方法论探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12期
7 金元浦;;北京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发展之路研究[J];城市观察;2011年02期
8 张杰;庞骏;;论消费文化涌动下城市文化遗产的克隆[J];城市规划;2009年06期
9 曹扶生;武前波;;国外城市反贫困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08年10期
10 魏立华;;中国城市规划理论应立足国情[J];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铭铭;;新马克思主义对城市规划学科体系的影响[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魏皓严;郑曦;朱晔;;城市规划师的空间生产[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伟;;和谐城市与中国城市规划的功能取向——基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演变的梳理与启示[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杰;;论消费主义视野下城市文化遗产的克隆[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周政旭;;社会分层与后社会分层时代的城市空间应对——城市社会学的考量[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彭晖;;四川北路购物中心对地方社会网络的影响[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何鹤鸣;;增长的局限与城市化转型——空间生产视角下社会转型、资本与城市化的交织逻辑[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6.第五届求是理论论坛获奖论文)[C];2012年
8 姜岸;任玲;;用科技教育夯实新型城镇化后备人才的支撑基础——雅安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案例启示[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9 江娟;;纸上空间——一个城市的报纸与它们建构和想象的城市[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1)——交往与沟通:变迁中的城市论文集[C];2011年
10 杜澍;;规划融合的现实局限与文本分析[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庆华;城市空间类隔离[D];吉林大学;2011年
2 林顺利;空间视野下的中国城市贫困[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唐梅;城市化进程中转制民族社区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张雅丽;新闲暇空间:现代城市商业会所的组织、消费与重构[D];上海大学;2011年
5 陈双;中西部大城市城中村空间形态的和谐嬗变[D];重庆大学;2010年
6 李明术;近现代武汉水运对城市空间演变影响规律研究(1861年-2009年)[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王飒;中国传统聚落空间层次结构解析[D];天津大学;2012年
8 胡安徽;历史时期武陵山区药材产地分布变迁研究(618-1840)[D];西南大学;2011年
9 赵玲;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吉林省城市化机制与路径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姚准;景观空间演变的文化解释[D];东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春平;社会的空间想象[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邢程;爱德华.W.索亚的空间理论探索[D];北京大学;2011年
3 任荣;论曼纽尔·卡斯特的新马克思主义城市观[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易珏;超越困境的可能性探求[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赵春雷;美国西海岸经济发展的历史考察[D];辽宁大学;2011年
6 余乐;哈维的“时空压缩”理论及其当代文化批判[D];山东大学;2011年
7 杨希;卡桑德拉的预言[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8 许多;旅游类影像传播的空间生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权维;基于增强现实的交互式空间艺术构成和审美体验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10 李涵;王琦瑶们的弄堂人生[D];山西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朴寅星;西方城市理论的发展和主要课题[J];城市问题;1997年01期
2 孙明洁;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及其发展[J];城市问题;1999年03期
3 谢菲;;洛杉矶模式:大都市区多中心模式的经济效用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冯健,周一星;北京都市区社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1982-2000)[J];地理研究;2003年04期
5 王旭;从芝加哥模式到洛杉矶模式——美国城市化新论[J];经济地理;2001年S1期
6 吴傅钧;;经济地理学——生产布局的科学[J];科学通报;1960年19期
7 王兴中;社会地理学社会—文化转型的内涵与研究前沿方向[J];人文地理;2004年01期
8 夏建中;新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理论[J];社会学研究;1998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羽林,黄秋燕,严志强;新技术手段与人文地理学的创新[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S1期
2 贺诗康;我国人文地理学的特征与理论构建[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王富喜,孙峰华,隋干城;21世纪人文地理学教材内容体系革新研究[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孙峰华,隋干城,王富喜,林文杰;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5 邱茂慧;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几种思潮及相关学派[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6 朱喜钢,张京祥;“人文地理学研究前沿问题学术沙龙”综述[J];人文地理;2004年01期
7 千庆兰,樊杰,李平;战后中西人文地理学比较研究[J];人文地理;2004年01期
8 陆大道;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机遇与任务[J];地理学报;2004年S1期
9 宋长青,冷疏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的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J];地理学报;2004年S1期
10 顾朝林,陈璐;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及新趋势[J];地理学报;2004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书琪;廉晓利;;新时期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唐晓峰;李平;;人文地理学理论的多元性[A];中国地理学会2000~2002年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杨永春;;论人文地理学教育危机及其高等教育发展方向[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龚胜生;;5W: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框架[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5 孙峰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6 王兴中;孙峰华;;序[A];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暨全国高校人文地理学研究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孙峰华;;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A];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暨全国高校人文地理学研究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袁书琪;林芳;张美玉;;试论新世纪高校人文地理学发展大势[A];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暨全国高校人文地理学研究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孙峰华;王富喜;林文杰;孙继凤;;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汤茂林;;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若干基本意识问题[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尹传红;多元思考常谈常新[N];科技日报;2003年
2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黄明玉;文化遗产与“地方”[N];中国文物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翟石艳;实验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与技术平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艳娟;李旭旦与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谌群芳;基于Internet的人文地理学信息资源及其利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250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125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