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园:一座园林半园亭
本文关键词:拙政园:一座园林半园亭
更多相关文章: 拙政园 江南古典园林 构成特点 世界文化遗产 八角形 承德避暑山庄 建筑形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景点 屋顶形
【摘要】:正苏州拙政园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誉为中国的四大名园,并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中景点有39个,其中以亭命名的景点就达到18处。不仅亭多,而且形式不一,从建筑形态到造型风格都体现了集锦式的构成特点。按亭的屋顶形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
【关键词】: 拙政园 江南古典园林 构成特点 世界文化遗产 八角形 承德避暑山庄 建筑形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景点 屋顶形
【分类号】:K928.7
【正文快照】: 苏州拙政园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誉为中国的四大名园,并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中景点有39个,其中以亭命名的景点就达到18处。不仅亭多,而且形式不一,从建筑形态到造型风格都体现了集锦式的构成特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州园林[J];中国旅游;1997年03期
2 孙婷;苏州拙政园游客行为调查与分析[J];铁道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3 雨馨;;乌衣子北江南园[J];中华手工;2007年06期
4 董寿琪;;拙政园历史街区[J];钟山风雨;2007年02期
5 宋惠昌;“拙者之为政也”——苏州拙政园记游[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11期
6 赵兴华;王林;;水木明瑟——拙政园[J];中国林业产业;2004年08期
7 ;休闲时光[J];新长征;2007年02期
8 曹聚仁;;吴侬软语说苏州[J];文化月刊;2008年01期
9 佩和,黄忱;中国江南名园 世界文化遗产──苏州拙政园[J];中国旅游;1998年03期
10 谢康优;苏州园林[J];海内与海外;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元浦;;梦寄烟雨楼——避暑山庄胜景赏析之一[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C];2004年
2 张中波;李付娥;;地名花语——浅谈地名文化中的花卉地名[A];2008中国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光照;;东西方两位大旅行家笔下的中国——徐霞客与马可波罗游记之比较[A];徐霞客在浙江·续三——徐霞客与丽水旅游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杨秉纶;;闽都古塔与古桥[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5 赵逊;周琦;赵汀;;简论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候选地——珍贵的地质遗产 深厚的文化积淀 奥运的绿色氧吧 京城的息憩乐园[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国家地质公园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第20届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汤家厚;;《徐霞客游记》是“国学”不可或缺的经典[A];徐霞客研究(第20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冠盖江南的名园——拙政园[N];中国旅游报;2000年
2 饶雅洁;承德避暑山庄重现昔日风采[N];人民法院报;2003年
3 齐柳明;日本京都世界文化遗产访游[N];光明日报;2007年
4 本报驻河内记者 张加祥;会安与美山[N];经济参考报;2001年
5 李丹;文化遗产为人文奥运添彩[N];经济日报;2008年
6 叶孝忠;“狼之地”维尔纽斯[N];财经时报;2008年
7 曾君尚;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N];中国国门时报;2003年
8 ;奥地利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N];中华建筑报;2007年
9 嘉禾;享清凉夏日赏皇家园林 [N];中国花卉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陆绮雯;阿尔巴尼亚馆:“远眺”山鹰之国[N];解放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志平;商业发展影响下的明清平遥城建设[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郭玲;稻作文化与旅游景观的融合[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265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126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