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陇东窑洞:抹不去的温情回忆

发布时间:2017-11-05 21:08

  本文关键词:陇东窑洞:抹不去的温情回忆


  更多相关文章: 窑洞民居 黄土高原 陇东 历史进程 黄土沉积 回忆 夏商时期 西峰区 文化景观 农耕文化


【摘要】:正陇之东,黄土高原上的土窑洞,可以说是人类穴居文明的居住典范。这一地球上黄土沉积最为深厚的地方,因为古老的黄土而天地苍黄,从洪荒到文明,演绎着黄土高原生命的传奇。相传早在夏商时期,周先祖公刘十多代人就曾在被誉为"天下黄土第一塬"的董志塬挖窑建村,开创了我国农耕文化的先河。在后来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窑洞更作为陇东最主要的居住方式,酝酿出独特的文化景观。2012年,微博上一则关于河南陕县地坑院营造技艺濒临失传的消息引发围观。而陇东窑洞民居这个铭刻了无数人温情回忆的所在,同样也难免从繁华归于寂寞……
【分类号】:K928.7
【正文快照】: 陇之东,黄土高原上的土窑洞,可以说是人类穴居文明的居住典范。这一地球上黄土沉积最为深厚的地方,因为古老的黄土而天地苍黄,从洪荒到文明,演绎着黄土高原生命的传奇。 相传早在夏商时期,周先祖公刘十多代人就曾在被誉为“天下黄土第一塬”的董志塬挖窑建村,开创了我国农耕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陇东:儒家的大原[J];世界博览(看中国);2007年02期

2 郭水潮;张ng;;泾渭分明与泾渭不分[J];陕西水利;1993年03期

3 李东风;;大陕北[J];文化月刊;2005年07期

4 ;李家山村[J];今日国土;2007年11期

5 ;黄土高原和塞北草原间的一颗璀璨明珠——清水河[J];内蒙古林业;2008年10期

6 马世之;;黄土高原地带的伏羲文化[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陈日浓;;黄河中游查勘随记[J];今日中国(中文版);1980年Z2期

8 ;山西碛口·李家山[J];北京规划建设;2008年01期

9 韩振远;;天下黄河第一湾[J];金秋;2011年02期

10 ;陇东粮仓——庆阳[J];中国商贸;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玉明;王宝库;;人文始祖炎黄帝 山右河东留圣迹[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五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新郑古都与中原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王社教;;历史地理环境与舜居河东[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一辑)——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田雷;;另溯“河曲”地名之源[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4 朱钧侃;;徐霞客及其《游记》的研究深深扎根于中华大地——最近25年来徐学研究的基本经验总结[A];徐霞客与越文化暨中国绍兴旅游文化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何春辉;壶口“沧田”[N];华东旅游报;2009年

2 李斌邋张学晋 红星;诗情画意的圣天湖[N];山西日报;2007年

3 魏旭光;老牛湾,黄河入晋第一村[N];山西政协报;2006年

4 孙铭;学者称江浙鱼米之乡百年后会成黄土高原[N];中国改革报;2006年

5 春晓;康百万庄园亟待开发的中原艺术奇葩[N];郑州日报;2008年

6 周强 张忠慧 王凤云;沉积的科学 流淌的文化[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7 薛世俊;神秘的马头山[N];延安日报;2010年

8 郑建苹 汤莉 张妍 陈燕;兰州押凝聚中华历史 传承黄河文化[N];中国建设报;2006年

9 记者 杨斌鹄 实习生 安静;期待与误解交织的印象西安[N];西安日报;2009年

10 王启发;关山天池——朝那湫[N];民主协商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朱继平;鄂东楚文化的历史进程与特征[D];武汉大学;2005年

2 孟应昕;董志塬典型地坑聚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3 王华梅;周秦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植被分布及其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伟敏;明清时期开封城市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5 申红宝;陕北地区明长城周边环境整治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458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1458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f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