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旅游文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明代旅游文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明代 旅游文学 旅游景观 地理分布 景观特征
【摘要】: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旅游学科理论研究的深入,旅游文化的理论与实践也一直是学者研究的热点。旅游文学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已成为国内学者所关注的重点。我国古代旅游文学源远流长,旅游文学文献资料十分丰富,是古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明代旅游文学是我国古代旅游文学发展的高峰,在研究古代旅游文学方面极具代表性。明朝时期拥有众多优秀的旅游文学作品,它包含着丰富的旅游景观思想,从旅游景观的角度研究明代的旅游文学,对当代旅游开发有诸多借鉴意义。 本文着重从明代旅游文学作家作品出发,收集整理明代旅游文学中旅游景观的基础数据,从景观类型和景观分布的角度,分析明代旅游文学中旅游景观的基本类型和旅游景观的地理分布特点,以期了解明代旅游文学中旅游景观的基本特征,并探索对当代旅游开发的启示。 文章首先梳理了明代旅游文学的发展概况和明代旅游文学的主要类型。然后以《四库全书》和《明史》为资料来源,统计明代旅游文学所涉及的旅游景观,建立明代旅游景观基础数据库,探讨明代旅游景观的主要类型特点以及明代旅游文学中旅游景观的地理分布特征。在类型特征上,明代旅游文学中旅游景观类型以自然景观为主,类型多样;人文景观类型与明代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分布特征上旅游景观多集中在区域中心地;多位于明代水陆交通干线周围;且诗词描写的旅游景观多于游记散文的描写。在这些基础上,探索了明代旅游文学中旅游景观的研究对当代旅游发展的启示。主要包括:明代景观类型对文化旅游和城市旅游的影响;明代旅游景观的旅游线路组织问题;旅游景观的记载对当代旅游景观的传播作用;文学描述对当代景观设计的启发;古代人文关怀对当代景观保护的影响。 文章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明代旅游景观类型丰富,自然山水景观多于人文景观。明代旅游文学中旅游景观以自然景观为主,占景观总数的65.8%,人文景观占景观总数的34.2%。(2)明代旅游景观主要分布在区域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城市及明代主要水陆交通干线上;两京十三省的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流域;不同类型的景观分布具有与地理环境、经济状况相符合的特征;并形成了五个明代旅游景观集中区。(3)明代文人“自然与人文并重”的旅游思想。明代文人“喜山水并重人文”。同时体现了明人“天人合一”的山水情怀、出入世俗的人性追求、勇于探奇的科学精神等。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901;I20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紫英;;袁宏道山水诗文的旅游文化价值[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姜丽丽;;论《广志绎》中的旅游思想[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12期
3 蒋益;论旅游文学的特征[J];长沙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4 朱坤;论旅游文学的基本特征[J];池州师专学报;2004年04期
5 郭来喜,吴必虎,刘锋,范业正;中国旅游资源分类系统与类型评价[J];地理学报;2000年03期
6 邓辉;卡尔·苏尔的文化生态学理论与实践[J];地理研究;2003年05期
7 贾祥春;旅游文化的特点及其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8 周振鹤;从明人文集看晚明旅游风气及其与地理学的关系[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王德刚;试论旅游文化的概念和内涵[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4期
10 邓祝仁;名城的旅游文化传统与拓展创新[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S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梅新林;[N];文艺报;2006年
2 杨义;[N];人民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建华;唐宋时期三峡地区旅游文学[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田文萍;晚明士人旅游活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勇;明代西南地区文人旅游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曾兴生;论袁宏道的游记小品[D];安徽大学;2006年
5 郑娟娟;晚明游记的史料价值[D];浙江大学;2007年
6 王芳;“公安三袁”游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孙艳梅;旅游地学视野下的徐霞客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465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146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