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光水色览滨州
本文关键词:山光水色览滨州
更多相关文章: 黄河三角洲 会仙山 旅游板块 沿海湿地 滨海湿地 方圆百里 旅游产品 生态旅游 张辽 鲁北平原
【摘要】:正滨州市位于黄河下游、鲁北平原,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是山东的"北大门"。近年来,滨州初步构建了五大旅游板块,其中,有三大部分都以滨州的山川水景为依托。南"山",以鹤伴山、会仙山、摩诃山为主体的南部山岳旅游度假区;北"海",以沿海湿地、贝壳堤岛、黄河岛为主体的北部滨海湿地旅游区;中"黄河",以"四环
【分类号】:K928.9
【正文快照】: ^niii-—. a I 丨 _iM Hi , ,! , . ., - 五海”、黄河百里风情带为主体的城市中心游憩区,让人在自然风光中尽览滨州风情。 中海风景区 6年来,中海风景区作为国家水利风景区,是滨州“四环五海’’城市特色的核心景观,规划用地面积6.7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积1.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靖莉;赵若凡;;黄河三角洲移民及其特征[J];文史知识;2009年04期
2 一丹;黄河三角洲[J];山东文学;2000年09期
3 李靖莉;黄河三角洲山西移民的特点[J];文史哲;2003年01期
4 李靖莉;黄河三角洲古代工商业考略[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丁洪安;黄河三角洲[J];照相机;2003年02期
6 李沈阳;;近十年来黄河三角洲区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牛序茜;;开放视野下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年03期
8 牛序茜;;开放视野下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李靖莉;;黄河三角洲移民的特征[J];齐鲁学刊;2009年06期
10 韦荣华;丁洪安;;黄河三角洲:新地之美[J];森林与人类;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衣兰智;孙娟;;能源牧草在黄河三角洲的发展潜力分析[A];农区草业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任建兰;王成新;张晓青;张伟;;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生态功能区划分研究[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4辑)[C];2012年
3 孙长江;;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的潜能优势[A];水资源管理与河流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高吉喜;李政海;;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面临的问题与建议[A];黄河河口问题及治理对策研讨会专家论坛文集[C];2003年
5 钟金彩;朱玲玲;戴爱斌;宋伟东;任华;吴修佩;;构建新的棉花生产体系 促进黄河三角洲棉花生产[A];中国棉花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七次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何庆成;徐军祥;张波;叶晓滨;李采;康凤新;赵书泉;王岳林;任舫;黄文启;李明;袁西龙;刘桂仪;张中祥;许克民;;黄河三角洲重大环境地质问题研究[A];“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二——“十五”地质行业获奖成果资料汇编[C];2006年
7 张林泉;;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的研究与示范[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8 中国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课题组;沈荣勤;胥茂森;丁兆贤;刘洪波;张超;原松刚;菅慧洁;詹鸿翔;李国良;鲍建新;李勇军;;商业银行服务黄河三角洲区域发展战略研究[A];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践(2010)[C];2011年
9 毕玉珍;;低碳先行 错位发展——关于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几点思考[A];华东地区农学会、山东农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交流材料[C];2010年
10 王艳;李新运;宫磊;;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A];山东环境科学学会2002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宏 秦幸福;黄河三角洲正在变小[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2 李振峰 杨爱国;内涵丰厚的黄河三角洲人文精神[N];光明日报;2007年
3 王汝堂;山东黄河三角洲将建实验室[N];西部时报;2006年
4 李国宏;秦幸福;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在蚀退[N];中国矿业报;2005年
5 记者 燕永清;李国英来我市就黄河三角洲生态调水进行专题调研[N];东营日报;2010年
6 焦国栋 罗博;山东成立黄河三角洲六市消费维权联盟[N];中国工商报;2010年
7 ;生态建设助推黄河三角洲高效发展[N];黄河报;2010年
8 记者 杨君;黄河三角洲青年创业基地获省资金支持[N];东营日报;2010年
9 记者 贺德良 通讯员 孙富强;黄河三角洲书画联谊会第三届书画摄影展暨费朝奇先生收藏精品书画展开幕[N];潍坊日报;2012年
10 吕福明;黄河三角洲海岸线蚀退惊人[N];中国改革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红丽;围填海活动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变化和碳汇功能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5年
2 刘一霖;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时序InSAR技术监测与地下流体开采相关性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6年
3 柳后起;黄河三角洲微量元素环境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4 周海燕;黄河三角洲数字生态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5 孙庆荣;黄河三角洲区域发展模式构建[D];同济大学;2006年
6 黄波;黄河三角洲刁口河海岸侵蚀过程时空演变与防护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7 任韧希子;黄河三角洲沉积特征与环境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许健民;黄河三角洲(东营市)湿地评价与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9 王天巍;黄河三角洲道路网络特征及其对生态影响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10 王薇;黄河三角洲水土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初小静;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生态系统CO_2交换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15年
2 王艳廷;自然生草对黄河三角洲梨园土壤物理性状及微生物多样性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3 李晓华;黄河三角洲农田暗管排盐效果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4 李逸凡;近32年黄河三角洲景观格局变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5 陈义忠;黄河三角洲体育文化建设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5年
6 邢国琼;黄河三角洲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和提升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7 乔学瑾;基于多光谱数据的最近50年黄河三角洲岸线自动提取[D];鲁东大学;2016年
8 窦同沛;黄河三角洲古代经济发展论略[D];山东大学;2009年
9 刘斯杰;黄河三角洲发展绿色经济的理论与实践[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10 王忠蕾;黄河三角洲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536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153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