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理科学类本科专业设置与学生培养的变化
本文关键词:我国地理科学类本科专业设置与学生培养的变化
更多相关文章: 地理科学类 专业设置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培养模式
【摘要】:分析我国地理科学类本科专业设置发展变化历程,总体上表现为初期专业设置较少,中期专业细化,数量增加,现在专业精简的发展过程,既符合我国当时地理学教育发展的客观现实,也体现了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社会对地理学人才需求的变化,反映了地理学教育在发展中变化、在变化中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地理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管理体制、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系统与工程系;
【基金】: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203114) 西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2012JY003) 西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SWU08125)
【分类号】:K90-4;G642
【正文快照】: 一、地理科学类本科专业设置变化学科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变革以及教育对象的变化,都直接影响着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回顾我国地理学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专业学科设置的发展历程,对于了解地理学教育的发展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共进行了四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吉均;地理科学与建设问题[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5年Z1期
2 吴明华;钱学森的又一重大学术成果——《论地理科学》简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4年09期
3 覃成林;地理科学研究结构探讨[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4期
4 于庆军;;高师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地理教育;2009年04期
5 书原;“21世纪地理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会议纪要[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6 杨开忠;;全国地理科学研讨会综述[J];人文地理;1991年03期
7 黄仕楚;现代地理科学的研究范围和发展趋势[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6期
8 卿丽平;;明宇宙之真相 识人生之意义[J];高校招生;2003年01期
9 唐萍;;古籍作品中蕴含的地理科学[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马蔼乃;钱学森论地理科学[J];中国工程科学;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述彭;;地理科学的信息化与现代化[A];中国地理学会2000~2002年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张_";陈烈;;论地理科学与可持续发展[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阿勒马斯·吾拉孜别克;努尔巴衣·阿布都沙力克;多里坤·阿不力米提;;21世纪新疆少数民族地理教育面临的挑战[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卞君萍;任小玫;张青松;;徐霞客——地理科学的先驱[A];徐霞客研究(第19辑)[C];2009年
5 周如汉;;《徐霞客游记》与地方志[A];徐霞客在浙江[C];1998年
6 曾克峰;张志;;庐山综合地理实践基地建设的理念创新[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7 千怀遂;马蔼乃;钱乐祥;;高等学校地理学一级学科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方案[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林振山;;21世纪地理学思想与研究方法[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明庆忠;史正涛;邓亚静;;试论山地高梯度效应[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陈国阶;;论地理学面临的挑战与发展[A];中国地理学会2000~2002年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中国科学院院士 任美锷;走出地理学困境靠自信自强[N];光明日报;2003年
2 孙铭;学者称江浙鱼米之乡百年后会成黄土高原[N];中国改革报;2006年
3 朱长超;世界上最早的地图[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4 杨德禄;肃南境内的丹霞奇观[N];甘肃日报;2005年
5 记者 胡浩;中国地理学会迎来百年庆典[N];人民日报;2009年
6 记者张策 通讯员宋一硕;中国地学会在津成立百年华诞纪念大会暨学术报告会举行[N];天津教育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叶松林;新课程背景下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类)学生人文地理素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沈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师地理教师培养目标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3 孙艳娟;李旭旦与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谌群芳;基于Internet的人文地理学信息资源及其利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魏艳;我国高师院校地理教育实习模式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6 孙俊;语境主义编史方法论中的中国地理学史[D];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366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236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