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论自然地理环境与中国南海传统文化的生成

发布时间:2017-12-02 17:00

  本文关键词:论自然地理环境与中国南海传统文化的生成


  更多相关文章: 南海 自然地理环境 中国南海文化 生成


【摘要】:自然地理环境是文化生成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南海独特的海洋地理结构和海流气象条件,必然会生成独具一格的南海文化。中国人在最早发现、开发、利用和经营南海的同时,创造并发展了灿烂的中国南海文化。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南海自然成为中国文化与东南亚文化、印度文化、两河文化和欧洲文化交流、交汇和融合的主要通道。海南在南海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地位,使之成为人类征服、经营和开发南海的重镇。南海传统文化是中国人与南海的互动关系的体现。南海文化内涵丰富,形态多样,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集合体。
【作者单位】: 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GJ030) 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HNSK14-96)
【分类号】:K901.6
【正文快照】: 文化地理学认为,任何地域文化的形成都离不开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唯物主义的“物”,在人口因素和社会生产方式之外,还包含着自然地理环境。没有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人类社会就无法生存和发展。既然没有人就没有文化,那么自然地理环境也就成为人类文化之根,诚如钱穆所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强;;日本与越南在南海问题上的战略互动[J];国际研究参考;2014年01期

2 张悦;陈宗海;;国内南海问题相关研究概述[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4年01期

3 张成霞;罗进民;;东南亚国家文化中的中国文化影响[J];东南亚纵横;2014年06期

4 李冠;;我国海洋建设对国防投资布局的影响[J];当代经济;2014年22期

5 王森;杨光海;;东盟“大国平衡外交”在南海问题上的运用[J];当代亚太;2014年01期

6 朱锋;;南海主权争议的新态势:大国战略竞争与小国利益博弈——以南海“981”钻井平台冲突为例[J];东北亚论坛;2015年02期

7 李峰;郑先武;;区域大国与区域秩序建构——东南亚区域主义进程中的印尼大国角色分析[J];当代亚太;2015年03期

8 马建英;;美国对中国周边海洋争端的介入——研究文献评述与思考[J];美国研究;2014年02期

9 王小虎;杨竹山;;西太平洋安全困境缓解之法[J];学理论;2014年32期

10 张晶;;试析我国南海能源安全新战略:以海南为战略基地[J];理论月刊;201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超;;南海渔业开发与合作管理研究综述[A];2014年度上海市海洋湖沼学会年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Dinh Van Thuy(丁文瑞);儒学道德思想在越南的传播和影响[D];安徽大学;2013年

2 林宛莹(LIM WOAN YIN);传统的再生:中国文学经典在马来西亚的伦理接受[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3 曲恩道;美国奥巴马政府南海地缘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4 金新;东亚海洋安全秩序新演化析论[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罡华;中国—东盟框架下的中越、中菲海洋合作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李晗希;挪威、冰岛争议海域渔业合作剖析及其对南海渔业合作的借鉴[D];外交学院;2013年

3 高阳;从韬光养晦到积极作为:中国南海政策的转变[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4 阮高山;华人文化在东南亚的影响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5 何亚茹;奥巴马政府介入“南海问题”的动因及战略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6 罗肖;国际体系转型下的中国海洋争端政策探析[D];吉林大学;2014年

7 王文军;新世纪以来澳大利亚的中国观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8 施鹏;中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4年

9 袁野;苏西洛时期印尼国家发展战略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10 李小波;越南海洋经济的发展及其对南海政策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木水;中国南海疆域研究的一部力作——评《中国南海疆域研究》[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年02期

2 李金明;中国南海疆域研究的问题与前瞻[J];南洋问题研究;2001年03期

3 杨翠柏;历史与法理的交融——《中国南海疆域研究》读后[J];南洋问题研究;2000年03期

4 李金明;;中国南海断续线:产生的背景及其效用[J];东南亚研究;2011年01期

5 张灵犀;金涛;;声色澳门[J];汽车与运动;2006年01期

6 南海文;;爪哇·海豹号海上遇救记[J];今日中国(中文版);1980年Z2期

7 李国强;;中国南海疆域形成的历史考察[J];党政干部参考;2011年08期

8 李国强;;从地名演变看中国南海疆域的形成历史[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1年04期

9 林林;;祖国的海岛之美[J];科学之友(A版);2010年02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汪树民;;中国南海开发石油缓慢的原因及对策分析[A];2013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四届海洋社会学论坛论文集[C];2013年

2 李莉娅;邓志威;顾佳;Isabel Sattler;林文翰;;中国南海红树林内源真菌GT20036029代谢产物研究[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徐石海;曾向潮;廖小健;郭书好;杨剑平;李筱铃;;中国南海几种海藻中新的化学成分[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4 刘真;林文翰;;中国南海软珊瑚Sarcophyton trocheliophorum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A];2013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正平;中国南海研究院成立10周年[N];人民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刘玉海;南海“深度油”[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3 ;潭门 中国南海第一旅游小镇[N];海南日报;2013年

4 记者 陈成智;中国南海研究院建设项目开工[N];海南日报;2008年

5 美国约克大学 张茵凝;环中国南海凸纽形sΤ跆絒N];中国文物报;2012年

6 迈克尔·理查森 本报特约编译 何适;中国能源战略向南海推进[N];世界报;2008年

7 通讯员 王萍邋李琴君;“东方勘探一号”中国南海项目正式开炮施工[N];中国石油报;2007年

8 记者 赵红 通讯员 邓颖颖;中国南海研究院在北京设立分院[N];海南日报;2013年

9 风云;越南煽动渔民“勇闯中国南海”[N];中国国防报;2013年

10 书山;俄专家:美插足中国南海意在阻挠中国崛起[N];国防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邱彦;三种中国南海海绵Hyrtios erectus,,Acanthella cavernosa及Dysidea sp.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重;中国南海样品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分析及两株深海细菌的多相分类研究[D];聊城大学;2014年

2 高阳;从韬光养晦到积极作为:中国南海政策的转变[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3 焦扬;中国南海海绵Jaspis stellifera中抗炎活性成分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4 吴巧玲;中国南海新芋螺多肽的合成及结构改造[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455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2455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7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