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陈桥驿与地名学

发布时间:2017-12-11 13:36

  本文关键词:陈桥驿与地名学


  更多相关文章: 陈桥驿 地名学 越文化


【摘要】: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是开创我国地名学研究的著名学者之一,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地名学研究,以文献整理入手,进行地名分类、地名命名原则和地名渊源追溯等基础研究,以大量浙江地名学编纂方面的典范之作,奠定了地名学的学科基础。他以浙江为对象的地名学研究,体现了浙江地名的越文化特色,成为地名学研究越文化的重要创见。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分类号】:K928.6;K29
【正文快照】: 陈桥驿(1923-),浙江绍兴人,浙江大学终身教授,当代享有盛誉的历史地理学家和“郦学”泰斗,曾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浙江省地理学会和地名学会理事长。1991年被国务院授予“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学者,1994年被国家人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增伟;张胜茂;;基于GIS的姓氏地名制图方法研究[J];测绘科学;2011年04期

2 陈立中;阴阳五行与中国古代地名学[J];沧桑;2005年01期

3 王彬;司徒尚纪;;基于GIS的广东地名景观分析[J];地理研究;2007年02期

4 许尚枢;;东瓯王子晋神仙信仰初探——兼谈白鹤大帝信仰[J];东南文化;2009年06期

5 王际桐;论我国地名的命名原则[J];地球信息科学;2001年03期

6 黄权生;杨光华;;浅释中国古代一级政区方位名称变迁[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10期

7 王振忠;徽州旅浙硖石同乡会与《徽侨月刊》[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聂学艳;阎顺;;新疆自然地名特征[J];干旱区地理;2010年02期

9 李春平;李红;;山东省乡镇级以上地名景观特征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年02期

10 陈健;张斌;梁汝鹏;;地名:地图空间认知的“定位符”[J];地理信息世界;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霄军;;“长安”的同名地名自动识别与指代消解[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二届(2008)学术年会——青年博士论坛“陕西新起点:创新·发展·民生”专题获奖论文选编[C];2008年

2 任小玫;;追寻远逝的地名记忆——《徐霞客游记》地名记述、转译及传播研究[A];徐霞客研究(第17辑)[C];2008年

3 何公慰;;徐霞客朴素生态文明观简说[A];徐霞客研究(第20辑)[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范今朝;权力的空间配置与组织的制度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石超艺;上海市地名文化保护与地名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青淼;唐代盐业地理[D];北京大学;2008年

4 杨为刚;唐代“长安—洛阳”文学地理与文学空间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何凌霞;《三国志》专名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李杰玲;山与中国诗学[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攀;开封地名的语言与文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郭秀丽;锡林郭勒盟地名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琥;重庆市主城区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4 马小丽;赵绍祖的史学成就[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海默;两晋时期地方行政运作探微[D];复旦大学;2011年

6 张灵超;历史乡村地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杨继玉;信阳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8 骆一峰;古史山东郡县命名规律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健;基于测绘学叙词表的地名本体构建与应用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10 蔡玮;汉语地名的语言与文化分析[D];广西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立中;阴阳五行与中国古代地名学[J];沧桑;2005年01期

2 俞显尧;;从地名角度看档案史料的权威性[J];档案与建设;1991年04期

3 ;司马迁对中国地名学的贡献[J];中国地名;1998年04期

4 叶辛;;英国地名的地名学阐释[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李汝雯;地名研究与技术[J];中国地名;2003年03期

6 张可辉;;太湖异名考[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吴忠礼;;宁夏地名特点(下)[J];共产党人;2007年06期

8 谢智香;;《徐霞客游记》地名命名艺术[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9 ;中国地名杂志历年刊登学术论文目录(1)[J];中国地名;2006年07期

10 华林甫;;乐史《太平寰宇记》的地名学贡献[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庆江;;《徐霞客游记》的人文地理学和地名学内容[A];徐霞客研究(第21辑)[C];2010年

2 阎崇年;;后记[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1984年

3 甘为平;;从徐霞客对“三营”的误解谈绍兴旅游优势[A];徐霞客在浙江·续二——徐霞客与越文化暨中国绍兴旅游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奚柳芳;;杭州明圣湖地理考[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2年

5 陈桥驿;;《中国都城辞典》前言[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四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1997年

6 王社教;;史念海先生对中国古都学研究和发展的开创性贡献[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九辑)——中国古都学会2002年年会暨长江上游城市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文平强;;东亚地方命名与空间组织的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张晋光;;“九鲤湖”考辨——兼论徐霞客的务实精神[A];徐霞客与丽江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朱海滨;;浦阳江下游河道改道新考[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任小玫;;追寻远逝的地名记忆——《徐霞客游记》地名记述、转译及传播研究[A];徐霞客研究(第17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在军;都是东坡惹的祸[N];乐山日报;2009年

2 魏伟;北京是“Peking”还是“Beijing”[N];中国社会报;2004年

3 孔同;上海传统地名有望成为“保护文物”[N];中国社会报;2006年

4 叶辉;《杭州古旧地图集》出版发行[N];光明日报;2007年

5 早报记者 石剑峰;“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受到很大政治压力”[N];东方早报;2011年

6 江阴市徐霞客研究会;传承精神 服务时代[N];江阴日报;2011年

7 郑国晋;再论武落钟离山应是三里城[N];恩施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戴红亮;西双版纳傣语地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华君;中国城市街名政治色彩刍议[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2 梁艳;古城赣州地名的历史文化内涵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08年

3 奥佳(Zakharenka Volha);十七世纪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地名考察[D];复旦大学;2012年

4 泥玛仁庆;蒙古地名变迁[D];内蒙古大学;2009年

5 薄丽丽;上海街道名称的文化内涵与语言特点[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伍海萍;《徐霞客游记》云南地名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7 吉日木图;苏尼特左旗地名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8 春霞;哲里木地名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9 崔文君;《中国历史地图集》北魏卷若干地名考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朱继平;鄂东楚文化的历史进程与特征[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786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2786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b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