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存真是归途——三河古镇的浮光掠影
本文关键词:返璞存真是归途——三河古镇的浮光掠影 出处:《中华建设》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春秋战国时期 徽派 鹊岸之战 璞存 廊桥 小南河 马头墙 古城墙 吴楚 古镇保护
【摘要】:正暂别忙碌的都市生活,背着行囊,嚼着三河米饺,漫步在三河古镇穿镇而过的垂柳河堤上,便可以看到,光溜溜黑黝黝的青石板伸向纵横交错的古巷深处,两旁商铺鳞次栉比地排列着,每家每户的徽式门头上挂着两盏红红的灯笼,一眼望去仿佛穿越了时空,坐在廊桥上,举目环视,徽派风格的白墙黛瓦马头墙错落有致,让人不禁感叹"恰似江南好风光"。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小镇已具雏形。公元前537年吴楚之争的"鹊岸之战"和1858年太平天国大败湘军的"三河大捷"便是在此,其丰富的历史也自然留下了众多遗迹,尤以"八古"即古巷、古街、古桥、古城墙、古庙、古炮台、古民宅、古茶楼著称,佐证和诠释着三河的古老。无处不在的徽派建筑群与穿街而过的小南河,流淌着的"二龙街",伴着清晨和傍晚的宁静与怡然自得的生活气息,越发引得游人伫足,不愿离去。
【分类号】:K928.7
【正文快照】: 暂别忙碌的都市生活,背着行囊,嚼着三河米饺,漫步在三河古镇穿镇而过的垂柳河堤上,便可以看到,光溜溜黑黝黝的青石板伸向纵横交错的古巷深处,两旁商铺鳞次栉比地排列着,每家每户的徽式门头上挂着两盏红红的灯笼,一眼望去仿佛穿越了时空,坐在廊桥上,举目环视,徽派风格的白墙黛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爱国,张春林;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历史反思[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2 蔡礼彬;春秋战国时期的“尚武”习俗[J];华夏文化;2002年04期
3 陈茵;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成因[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孙云;春秋战国时期任侠风气与法治关系的文化考察[J];固原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5 刘洁;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中的两种因素[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年S1期
6 袁礼华;论春秋战国时期的游说拜官[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王建中;论春秋战国时期的治国思想[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8 罗敏中;试论春秋战国时期的两种爱国模式[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9 周金华;从“百家争鸣”看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的个性解放[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S1期
10 周金华;论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及其成因[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成宪;;试论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与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霍彦儒;;春秋战国时期秦文化学术落后原因分析[A];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黄立新;;春秋战国时期淮河流域经济发展及其对流域文化发展的影响[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赵世超;;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5 ,
本文编号:13113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311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