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湖泊名称到聚落名称——“成都”的由来与含义探索
本文关键词:从湖泊名称到聚落名称——“成都”的由来与含义探索 出处:《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成都"名称的含义解释一直颇为棘手。尽管自宋以来,关于成都名称的解释已不下十种,但没有一种解释能够令人信服。由于早期蜀地与中原及其以东地区的文化有着异乎寻常的联系,且古蜀人的语言"颇与华同",成都一词当就是古夏(汉)语。成都名称约在古蜀国开明王朝晚期(战国晚期)出现,其时"成"的读音可能为端纽耕韵,"都"的读音可能为端纽鱼韵。汉代西南地区的"×都"地名,是附近存在湖泊水体的标示。成都即得名于附近的"滇池",滇池、成都二名上古读音近同。作为聚落名称的成都,是水体名称滇池的转化。滇池就是"天池"的意思。滇池、成都名称最早的文字书写者,是战国晚期楚威王时进入古蜀国的楚人。成都一名由来与含义的破解,对于古代成都平原自然环境、西南地区民族历史的新认识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支持。
[Abstract]:The meaning of the name "Chengdu" has been tricky to explain, although there have been no fewer than ten interpretations of the name since the Song Dynasty. However, none of the explanations could be convincing. Because of the unusu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early Shu land and the culture of the Central Plains and its east, the language of ancient Shu people was "quite the same as that of China". Chengdu is the ancient Xia (Han) language. The name of Chengdu appeared in the late period of the enlightened dynasty of ancient Shu (late warring States), and the pronunciation of "Cheng" at that time may be Duan Nu Geng rhyme. The pronunciation of "du" may be du Nu Yu Yun. The place name of "脳 du" in southwest area of Han Dynasty is the mark of lake water body nearby. Chengdu is named after nearby "Dianchi Lake", Dianchi Lake. Chengdu, as a settlement name,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water body name Dianchi. Dianchi is the meaning of "Tianchi". Dianchi, the earliest written writer of Chengdu name. Chengdu is a native of Chu who entered the ancient Shu state in the 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explanation of the origin and meaning of Chengdu provides a very important support for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the ancient Chengdu plain and the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ional history of southwest China.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2013BAJ10B08)
【分类号】:K928.6
【正文快照】: 一 引言成都是四川省省会,四川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悠久的城市历史与灿烂的城市文化。例如,早在汉朝时,成都即与洛阳等四地并列为五大都会之一;到唐朝时,益州成都由于商业贸易活动十分繁荣,与东南地区的财富中心扬州齐名,时人有“扬一益二”之说。“成都”的得名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何浩;;颛顼传说中的神话与史实[J];历史研究;199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小光;大禹“铸鼎象物”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龚维英;颛顼为女性考[J];华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2 黄崇岳;虞代与龙山文化[J];中原文物;1987年02期
3 安金槐;;试论河南地区龙山文化的社会性质[J];中原文物;198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伯龄;;古蜀国母——崇州之根[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冯广宏;古蜀历史有空白区新说[J];文史杂志;1999年03期
3 月明日;;揭开古蜀国的神话(下)[J];百科知识;2008年10期
4 萧易;;古蜀国 故乡还是他乡?[J];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2009年05期
5 黄剑华;古蜀天门观念与蜀楚关系探讨[J];贵州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6 谢桃坊;;古蜀史料辨伪[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杨敏;;古蜀国渔猎活动考略[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1年04期
8 陈东;刘辉强;;国与族:试论古蜀与邛的关系[J];中华文化论坛;2012年05期
9 孙次舟;读“古蜀国为蚕国说”的献疑[J];齐鲁学报;1941年01期
10 月明日;;古蜀国 神话的国度 现实的传奇[J];风景名胜;2008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晓东 通讯员 么m:浚;四川发现第二座古蜀早期城址[N];光明日报;2014年
2 ;郫县古蜀文化看望丛[N];四川日报;2004年
3 萧易;古蜀丝路 通向地中海[N];成都日报;2006年
4 徐涟;中外专家瞩目古蜀文化[N];中国文化报;2008年
5 史鉴;探索古蜀文化在青藏高原的足迹[N];西藏日报;2010年
6 蓝墨水;仰视成都龙门“飞来峰” 探访古蜀先人下山路(下)[N];成都日报;2005年
7 罗琦;新理念 展古蜀[N];中国文物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刘桂瑶;古蜀历史的千古之谜[N];深圳特区报;2009年
9 黄剑华(作者系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金沙石像 为何赤身裸体[N];成都日报;2005年
10 黄剑华(作者为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强秦弱楚[N];成都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深艳;古蜀神仙文化的美学阐释[D];苏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606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360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