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池的历史演变及其现代开发初探
本文关键词:昆明池的历史演变及其现代开发初探 出处:《兰台世界》2014年2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论述昆明池的历史变迁,揭示昆明池作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大人工湖,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军事、娱乐、水产养殖、蓄水供水等重要作用,进而对昆明池的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Abstract]:By discussing the historical changes of Kunming pond, it is revealed that Kunming pool, as the largest artificial lake in the history of our country,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military affairs, entertainment, aquaculture, water storage and water supply in history. Furthermore,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Kunming Pool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西安文理学院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基金】:西安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八水润西安’的历史基础与战略选择”阶段成果,课题号:12WL06
【分类号】:K928.43;TV213.3
【正文快照】: 一、昆明池的历史演变昆明池上古时已蓄水成池,称为灵沼,相传尧治水时曾停船于此。当时水量不大,规模较小。汉武帝元狩三年(前120),减陇西、北地、上郡戍卒之半,发谪吏在周灵沼的基础上修凿成此湖,以“越昆仑明国有滇池,方三百里,故作昆明池以象之,以习水战,因名曰昆明池”[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永玲;;内蒙古伊克昭盟在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中值得注意的问题[J];中国水利;1983年04期
2 张朴民;;滦河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02期
3 廖伯枢;;也谈抚仙湖的开发利用[J];人民珠江;1986年06期
4 杨绍俊;;岩溶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87年08期
5 姚焕林;廖建业;;隆林县新州河小水电梯级规划和开发利用[J];广西水利水电;1990年03期
6 男暄;;蓬勃发展的安图县小水电[J];东北水利水电;1991年01期
7 朱杰;;浅谈农业水资源的开发利用[J];治淮;1993年10期
8 李德贤;常国昌;;采用新模式治理开发潮白河[J];北京水利科技;1994年01期
9 江夏;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百分之十九[J];中国技术监督;1995年06期
10 陈楚元;;浅谈水电企业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J];水利水电施工;1995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为;;西、北江三角洲水网系统的特点及其开发利用[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何为;;西、北江三角洲水网系统的特点及其开发利用[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双瑞;陈维杰;双书东;;豫西山丘区雨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与关键技术[A];青年治淮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李英华;李冬景;王黎生;;浅析菏泽市节水型社会建设[A];山东水利科技论坛2006[C];2006年
5 谢世友;罗鉴银;;重庆市水资源供需预测及可持续利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6 刘金钊;;潍河(昌邑段)水资源开发利用及河道生态建设[A];山东省水资源生态调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刘百仓;马军;余海艳;黄社华;;哈尔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A];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白国平;白月波;潘新源;;开发降水资源 建设生态包头[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资源应用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欧阳钦从;;外流域调水对泉州水资源配置必要性分析[A];福建省第十二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10 伊森昌;;青海境内澜沧江流域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浅析[A];2008中国水力发电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学珍 罗树国;关于黄河淤背区开发的思考[N];黄河报;2006年
2 顾瑞珍邋顾玲;将黄河水电开发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治理、兴业富民相结合[N];人民日报;2007年
3 访谈采写:本报记者 毕玉娟 杨敏仪 黄涛 李先明;黄柏青:以河为镜可以正发展[N];中国水利报;2008年
4 吴亚鹏 顾芷衡;水危机“逼近”贵阳[N];贵阳日报;2007年
5 伍学忠(作者单位:曲江区环保局);浅谈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N];韶关日报;2006年
6 张光义;“公地悲剧”可以避免吗[N];黄河报;2007年
7 记者 骆耀明;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并举[N];徐州日报;2011年
8 王国宾;加快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N];中国水利报;2009年
9 记者李耘、实习记者闫妮莎;深入贯彻落实一号文件精神 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N];太行日报;2011年
10 记者 欧阳新华 张清;泾河甘肃开发利用区水质污染严重[N];黄河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顺久;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黄兴国;陕西省水资源禀赋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战略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3 王增发;中小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规划的理论与模型研究--无定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规划实例[D];西安理工大学;2001年
4 左仲国;下垫面变化对洪水及水资源的影响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5 石瑞花;河流功能区划与河道治理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高镔;西部经济发展中的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7 王炜;水资源公允配置理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周宾;水资源系统“易”理论构建与SD仿真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杨朝晖;面向生态文明的水资源综合调控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建怀;黄河山东段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黄红明;广东省水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分析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田术存;漳卫南运河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4 李静;宝鸡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5 张满银;敦煌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6 孙超;塔坡水库综合开发利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王海成;西安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2年
8 杨萍;哈尔滨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9 陈学福;湖北省水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分析[D];武汉大学;2004年
10 王禹;淮北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管理及其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755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375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