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看千年的西津古渡
发布时间:2018-01-15 19:13
本文关键词:一眼看千年的西津古渡 出处:《绿色中国》2015年1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救生会 西津渡 北运 南北大运河 英租界 朱方 东南地区 京口 昭关石塔 六朝古都南京
【摘要】:正唐代的码头、宋代的街道、元代的石塔、明代的酒肆、清代的英租界及救生会。这就是坐落在江苏省镇江市的西津古渡。古代镇江,一直就是沟通大江南北的要冲。无论春秋时代的朱方,秦代的丹徒,三国的京口,西津渡都是当时的军事重地和交通要津。隋唐以后,朝廷打压六朝古都南京,贬为县级,镇江却升为润州,再由于南北大运河的修通,镇江地位日显重要。在那漫长的岁月里,它是我国东南地区漕粮、丝绸等物质北运京师的重要港口。
[Abstract]:In the Tang Dynasty , the wharf in the Tang Dynasty , the streets of the Song Dynasty , the stone tower in the Yuan Dynasty , the wine shop in the Ming Dynasty , the British Concession in the Qing Dynasty , and the Savior Society were the important points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
【分类号】:K925.3
【正文快照】: 唐代的码头、宋代的街道、元代的石塔、明代的酒肆、清代的英租界及救生会。这就是坐落在江苏省镇江市的西津古渡。古代镇江,一直就是沟通大江南北的要冲。无论春秋时代的朱方,秦代的丹徒,三国的京口,西津渡都是当时的军事重地和交通要津。隋唐以后,朝廷打压六朝古都南京,贬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古渡渺千秋;;参观救生会有感[J];金山;2009年06期
2 霍福廷 ,王祖毅;探寻中国救捞源头——与镇江救生会的历史“对话”[J];航海;2005年05期
3 成秀萍;;《血色沉香》:从独特视角诠释镇江地域文化[J];镇江高专学报;2010年03期
4 综合整理;;西津古渡的述说——绵延千年的古代水上救生事业[J];珠江水运;2013年18期
5 纤夫的脚印;;救生会内思义士[J];金山;2009年07期
6 余耀中;;礼佛观音洞[J];金山;2008年12期
7 王雪;;游西津古渡[J];金山;2008年10期
8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陈林 特约记者 霍福廷 通讯员 王祖毅;救生会:现代救助的起源[N];中国交通报;2005年
2 霍福廷 王祖毅;西津古渡的诉说[N];中国水运报;2005年
3 吴克彪;南京救生局:近代规模最大的救生组织[N];中国交通报;2007年
,本文编号:14296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429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