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疾病地理史学:疾病史的地理空间解析

发布时间:2018-02-05 04:35

  本文关键词: 疾病地理史学 疾病史 地理空间 传染病 历史地理学 出处:《江西社会科学》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疾病与人类历史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疾病史研究也因为疾病在人类社会中的影响力而逐渐备受关注。疾病地理史学作为历史学、疾病学和地理学的跨学科研究,尝试从地理空间角度对疾病史进行阐释。而不同地方因其地域差异产生所谓地方病,在与这种病菌抗争过程中,宿主逐渐对其产生免疫抗体,从而形成疾病的静态形式。而疾病一旦传入异地,带给没有免疫力的宿主时,就会演变成传染病。疾病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静态形式和动态流动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历史演进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疾病史研究在人类历史上意义重大。
[Abstract]:Disease and human history are inextricably related, and the study of disease history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disease in human society. As an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of history, disease and geography, the history of disease geograph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ain the history of disea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ographical space. Different places produce so-called endemic diseases because of their geographical differences. In the process of fighting against this pathogen, the host gradually produces immune antibodies to it. Thus forming a static form of disease. And once the disease is introduced to another place, when the disease brings no immunity to the host. The static form and dynamic flow of disease in the course of human history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evolution of history to varying degrees, so the study of disease histo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human history.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历史系;
【分类号】:K916;R188
【正文快照】: 疾病与人类历史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是人类历史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疾病却长期没有受到史学家的关注,一直是人类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和社会史等等的附属品,是“史学家的漏网之鱼”(1)。疾病史是新文化史学兴起以来,受到史学者关注的研究新领域之一。国内史学界对于疾病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闻;美国基于地理空间的一站式门户[J];遥感信息;2003年01期

2 鲁学军,周成虎,张洪岩,徐志刚;地理空间的尺度—结构分析模式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2004年02期

3 董宝青;;不断推进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向纵深和实效方向发展——在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九届年会上的讲话[J];地理信息世界;2005年06期

4 曾澜;;我国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思路[J];地理信息世界;2006年01期

5 钟建;;北京基础地理空间框架基准体系建成[J];城市规划通讯;2006年22期

6 李黎;;美国成立新的地理空间委员会[J];遥感信息;2007年05期

7 路紫;匙芳;王然;韩冰;吴士锋;韩瑞玲;;中国现实地理空间与虚拟网络空间的比较[J];地理科学;2008年05期

8 牛文元;;地理空间决策的成功与失误[J];科学;1988年01期

9 牛文元;;现代地理空间决策[J];地理环境研究;1989年01期

10 周旗;地理空间新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霍伯承;张明祥;;美国地理空间情报局的未来发展概述[A];第二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0年

2 陈昌令;;建设数字永州地理空间框架重在谋篇布局[A];2009全国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会暨首届测绘博客征文颁奖论文集[C];2009年

3 李才仙;刘金凤;张发勇;;基于地理空间统计促进全面、和谐、可持续科学发展[A];200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论坛暨第二届教育论坛就业洽谈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昌令;;建设数字永州地理空间框架重在谋篇布局[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5 彭悦;向洪普;;湖南省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思路[A];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测绘论文集[C];2002年

6 李军;曾澜;;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建设框架设计[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任树军;黄文俐;;地理空间数据库集成系统体系结构研究[A];山东省“数字国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任树军;黄文俐;;地理空间数据库集成系统体系结构研究[A];华东地区第十次测绘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龙波;黄日娟;秦绍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李鹤元;韩鹏;谢鹏;周效东;;地理空间元数据和基于网络的数据分发技术研究[A];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测绘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齐燕欣 吴守来;加快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N];中国测绘报;2003年

2 陈军;构建多维动态地理空间框架数据[N];中国测绘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向群;库市将搭建“基础地理空间”[N];巴音郭楞日报;2010年

4 记者 张鹤林;贵州首个市级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平台启用[N];中国测绘报;2012年

5 记者 赵倩 通讯员 邢云鹏;数字昔阳地理空间框架建成[N];中国测绘报;2013年

6 记者 尹海明;数字南宁地理空间框架将于2015年建成[N];南宁日报;2013年

7 余新朝;数字余姚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立项[N];中国测绘报;2013年

8 黄暹华 刘鹏;“数字漳州地理空间框架”基本成型[N];闽南日报;2013年

9 记者 路玉萍 通讯员 林庆举;数字廉江地理空间框架项目启动[N];湛江日报;2013年

10 记者 王眉灵;数字成都地理空间框架项目昨通过国家验收[N];成都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军利;基于语义理解的地理信息分类与融合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2 黄妍;高中生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现状与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周新忠;面向水利地理空间元数据研制与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4 徐志梅;中学生地理空间能力及其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峰;基于网格服务的地理空间信息共享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6 郭黎;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融合理论与方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7 韩金荣;基于中学生地理空间素养培育的GE运用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Pouran Behnia;伊朗中部Saghand-Chadormalu地区矿床勘查的地理空间数据建模[D];武汉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园园;美军地理空间情报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2 杨桦;数字万州地理空间框架应急管理示范系统设计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王怡蓓;中国政府部门地理空间信息共享平台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李屏;GIS在中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5 赵娜;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案例观察与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6 吴宾;地理空间数据集的多级格网索引研究与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石凤玉;基于高考地理试题分析的地理空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8 孔繁菲;地图在中学生地理空间概念建构中的作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谷宇航;矢量地理空间数据并行拓扑算法设计与实现[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10 黄思;文学地理学视域下《奥多芙神秘》中的地理空间构建探究[D];广西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921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492137.html

上一篇:欣欣生趣马头山  
下一篇:GIS辅助对长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9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