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大都市区规划及其对珠江三角洲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 北美 大都市区 规划 模式 珠江三角洲 出处:《人文地理》200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北美大都市区及大都市区规划的发展历程 ,重点讨论了当今大都市区规划的影响因素和力求解决的热点问题 ,并比较了未来大都市区规划的两种主要模式 ,最后提出了对于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区规划的几点启示。
[Abstract]: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metropolitan area and metropolitan planning in North America, and discuss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etropolitan planning and the hot issues to be solved. Two main models of metropolitan planning in the future are compared, and some implications for metropolitan planning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 (4 98310 30 )部分成果
【分类号】:K901.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薛德升;西方绅士化研究对我国城市社会空间研究的启示[J];规划师;1999年03期
2 崔功豪;都市区规划——地域空间规划的新趋势[J];国外城市规划;2001年05期
3 张京祥,刘荣增;美国大都市区的发展及管理[J];国外城市规划;2001年05期
4 韩笋生;加拿大城市发展特点[J];国外城市规划;1995年03期
5 韩笋生,,迟顺芝;加拿大城市化发展概况[J];国外城市规划;199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百萍;城市地域形态演变与城市持续发展观——合肥市行政新区划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张志军,杨维凤;找准定位,促进黄山市区域经济发展[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3 石瑞年;张莉燕;姚国强;吴彦山;;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1期
4 李传武,黄新南,杨本俊;六安市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9期
5 冉江;柯长青;;连云港城市扩展及其驱动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3期
6 李文旗;;兰州经济区城镇体系结构及其分形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3期
7 李继云;普希宁;;云南省区域城市化水平评价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2期
8 甘卓亭;马亚兰;周旗;程晓;;城市化进程中城郊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以宝鸡市马营镇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9 华中;康国定;周秀慧;;生产性服务业和城市CBD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10 蒋国富;;基于Voronoi图的南阳市乡镇空间分布型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叶立梅;;对北京旧城功能调整的认识和建议[A];中国特色北京特点城市发展研讨会专辑[C];2007年
2 蒲英霞;马荣华;马晓冬;顾朝林;;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规模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秀敏;赵晓旭;朱艳艳;;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比较研究[A];中国西部地区城乡协调发展与社会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斌;;基于分形模型的重庆市城镇体系特征研究[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安瓦尔·买买提明;张小雷;;基于模糊数学的南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6 邓丽君;韩昊英;吴宇哲;;城市聚落规模的分布特征探讨——以浙江省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7 马佳;;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总量聚集效应的聚类分析[A];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分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闫卫阳;;第四章 城市体系分析与布局的理论模型[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9 李小建;覃成林;乔家君;葛震远;樊新生;许家伟;苏朝阳;王发曾;吕金嵘;赵俊远;夏为丽;;第九章 中原城市群经济布局[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10 姜乃力;;辽宁中部城市群发展的SWOT分析[A];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专辑[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乐珊;基于元胞自动机和VR-GIS技术的城市空间增长三维动态模拟及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刘淑英;发达地区小城镇结构转型及其保障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陈双;中西部大城市城中村空间形态的和谐嬗变[D];重庆大学;2010年
4 张小平;京石高速公路对河北省经济社会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陈文惠;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6 刘力;可持续发展与城市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苗连山;大连市城市生态系统及其协调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张卫民;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
9 厉伟;城市化进程与土地持续利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10 何伟;区域城镇空间结构及优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慧君;CA-MARKOV模型与GIS、RS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范碧霞;农产品物流中心选址决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李昕;区域性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孙作人;城市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由明远;县域城镇体系发展演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陆林飞;上海市中心城区台球馆空间分布的实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徐勤诗;广西玉林市城市化和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朱士鹏;广西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测度与优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陈德荣;广西区河池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互动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何静;产业集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顾朝林,孙樱;中国大城市发展的新动向──城市郊区化[J];规划师;1998年02期
2 王汉生,刘世定,孙立平,项飚;“浙江村”:中国农民进入城市的一种独特方式[J];社会学研究;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晓海;赋源平章只隅[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2 武军会;试论建立开放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若干基点[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3 李惠玲,张春美;建立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新模式──体育俱乐部初探[J];体育学刊;1999年02期
4 许青生;体育教学中构建“自主锻炼”模式的思考[J];体育学刊;1999年03期
5 刘锡涛;浅谈龟兹石窟艺术模式[J];丝绸之路;1999年S1期
6 陈俊森;关于文化错位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09期
7 冉隆德;紧扣外语教学主题 探索经贸院校外语教学模式[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8 潘万木;《左传》评论式模式的生成及扩张[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9 刘旺洪;法律意识现代化之模式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10 姚振华;素质教育观下复合型音乐理论课教学模式探析[J];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文琰;;创新大都市治理模式,提升政府管理绩效[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2 马祖琦;;案例4 伦敦大都市管理体制研究[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案例集)[C];2011年
3 李仕明;张瑞;宋道全;;企业管理“人格化”模式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4 李亦军;杨桂甲;;完善稻麦供种体系 探索统一供种模式[A];论中国种子工程——全国种子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5 张学文;蔡健;;关于拓宽专业口径的几点思考[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6 王会清;方天纵;李翠文;;蓟县五百户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A];中国水土保持探索与实践——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周莹莹;;学生品德心理结构及其对学校德育的启示[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蔡广林;韦化;;网格计算及其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初探[A];广西电机工程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李俊华;;环境会计与可持续发展[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10 蔡东联;;营养治疗小组在营养治疗中的作用[A];2006年浙江省肠外肠内营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肖喜学;北京大都市区的人地悖论[N];中国房地产报;2010年
2 漳州市政协主席 江玉平;推进厦漳泉大都市区建设[N];厦门日报;2010年
3 黄静;加快构筑现代化大都市新格局[N];温州日报;2011年
4 肖健雄;践行科学发展 构建大都市区[N];温州日报;2009年
5 记者 潘建中 吴栋梁;加快大都市区建设 提升城市档次与品位[N];温州日报;2010年
6 孙群郎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技术进步、大都市区蔓延与环境危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记者 周琳;《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合作框架协议》签订[N];福建日报;2011年
8 记者 袁艳;浙江城镇发展将形成四大都市区[N];浙江日报;2008年
9 记者 梁钢华;广佛联手,“同城”打造国际大都市区[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10 时报记者 卢金福;专家把脉厦漳泉大都市同城化建设[N];福建工商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铭;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曹传新;大都市区形成演化机理与调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姜恩来;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4 盖艳梅;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5 薛伟;现代远程教育5S学习支持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文清;西部产业集群发展因素及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7 李平;我国企业智力资本开发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8 王海勤;中国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9 张小红;智力资本及其管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10 王欢苗;企业社区关系管理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文升;长春大都市区空间调控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杰;大都市区条件下的城市地域功能重构[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3 刘宛洁;信息化与广州大都市区经济增长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李俊果;都市区快速交通系统规划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5 朱晓鹂;家长素质与儿童心理健康关系的实验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6 李慧生;Bragg光纤在光纤放大器中的理论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7 周复明;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初探[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8 张荣霞;公司治理结构模式比较及其发展趋势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9 王建国;中学物理教师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徐志文;农村社区养老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287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528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