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空间”的地理学属性及其区域发展效应分析
本文关键词: 流空间 地理空间 地理属性 区域效应 出处:《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流空间"是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网络与组织结构的优化而形成的一种认识社会空间的全新模式,强调与分析其社会学意义是开展相关研究的重点。然而,一个基本的事实是"流空间"的区域地方化特征明显,因此探讨其地理学属性和作用机制的理论意义重大。基于此,本研究分析了内化于"流空间"的地理学属性特征,进一步提出了"流空间"作用机制和空间作用形态及其区域发展效应,同时基于信息流交互量初步分析了吉林省流空间基本格局及其区域响应。
[Abstract]:"streaming space" is a new model for understanding social spa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social network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Emphasizing and analyzing its sociological significance is the focus of relevant research. One of the basic facts is that the regional localization of "flow space" is obvious, so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to discuss its geographical attributes and mechanism of action. Based on this,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ographical attributes internalized in "flow space". Furthermore, the mechanism of "flow space" and its regional development effect are put forward, and the basic pattern of flow space and its regional response in Jilin Province a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flow interaction.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10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0QNJJ025)
【分类号】:K9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缉慈;简评关于新产业区的国际学术讨论[J];地理科学进展;199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云辉;会馆与陕南城镇社会[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张彩波,韩伯棠,李强,朱美光;熵权法优属度矢量模型与我国高新区发展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朱鸣,郭凤典,朱英杰;基于产业集群的武汉光谷光电子产业发展思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黎鹏,张洪波;论港口—腹地经济地域系统的客观存在性及其形成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10期
5 陈林生,李刚;资源禀赋、比较优势与区域经济增长[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4期
6 韩大海;张文瑞;高凤英;;区域金融生态影响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机理[J];财经研究;2007年04期
7 赵萍;;论流通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J];财贸经济;2007年02期
8 陈俐谋;重庆市县域综合实力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9 朱选功;河南省各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02期
10 朱才斌;;现代区域发展理论与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以天津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等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刘方;;关于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理论探讨[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潘玉君;;论地理学的基本价值[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代表论文集[C];2005年
3 樊杰;相伟;;区位论、空间结构与区域(空间)规划[A];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专辑[C];2005年
4 王士君;宋樝;;论经济地理学的区位观[A];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专辑[C];2005年
5 王世豪;;基于跨国公司作用下的企业网络空间结构模型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赵萍;;论流通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A];2006年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力;可持续发展与城市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邱成利;产业集聚与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3 余鸣;中国畜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4 顾新;区域创新系统论[D];四川大学;2002年
5 何伟;区域城镇空间结构及优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6 关琰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曙霄;中国对外贸易结构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支大林;中国区域金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健英;论分工制度演进与城市经济聚集[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张凤超;“港粤”金融一体化理论与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景锋;面临知识经济的陕西省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孙劭方;高新区创新网络的理论模型及培育研究--兼论洛阳高新区创新网络[D];河南大学;2001年
3 张伟;从产业聚群角度对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4 张祥洲;哈尔滨城市空间演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赵伟;长春市商业企业连锁经营的区域环境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崔立华;外部经济与农村工业集聚区的形成与发展[D];河南大学;2002年
7 孙威;农村工业集聚区中的技术创新[D];河南大学;2002年
8 王成金;我国物流经济及空间组织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9 管卫华;江苏省区域发展与空间结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东;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爱刚;何元庆;张忠林;庞洪喜;顾娟;;中国大陆对全球变暖响应的区域敏感性分析[J];冰川冻土;2005年06期
2 孙中伟,路紫;流空间基本性质的地理学透视[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1期
3 李小建;新产业区与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地理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7年03期
4 顾朝林;张敏;张成;张晓明;汪淳;陈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展望[J];地理科学;2007年01期
5 程国栋,徐中民,徐进祥;建立中国国民幸福生活核算体系的构想[J];地理学报;2005年06期
6 郑度,葛全胜,张雪芹,何凡能,吴绍洪,杨勤业;中国区划工作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研究;2005年03期
7 戴民汉,翟惟东,鲁中明,蔡平河,蔡卫君,洪华生;中国区域碳循环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04年01期
8 孙中伟;王杨;李彦丽;;论流空间及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9 谢守红,汪明峰;信息时代的城市空间组织演变[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冷疏影,宋长青,吕克解,陆则慰;区域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世纪核心科学问题”论坛[J];自然科学进展;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中伟,路紫;流空间基本性质的地理学透视[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1期
2 周旗;地理空间新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3 孙中伟,邵立威,侯春良;信息与通信技术对地理学发展的变革性作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4 M.J.Egenhofer,高培焕,廖士中;朴素地理学[J];世界科学;1999年08期
5 赵素菊;赵琳;;行走于时光倒逝的地理空间[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7年03期
6 薛正昌;;宁夏历史地理与文化论纲[J];固原师专学报;2006年05期
7 黄明华;GIS空间数据模型分析[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张轲风;;从“障”到“瘴”:“瘴气”说生成的地理空间基础[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年02期
9 林岗;;从古地图看中国的疆域及其观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谢泽氡;马遵平;;地理空间的认识与表达[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罗晖;我将加快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N];科技日报;2006年
2 本报评论员;让共建共享之树常青[N];中国测绘报;2006年
3 上海交通大学 盛蓉;服务和信息成为“第四纪的功能”[N];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杨宁;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大服务力度[N];中国测绘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飞;基于地理空间主体建模的城市自然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299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529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