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自然保护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关键词: 和谐自然保护区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社区居民 指标权重 生物多样性保护 和谐度 周边社区 社会主义 可操作性原则 出处:《林业经济》2008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分析了和谐自然保护区的内涵和目标,保护区的和谐包括自然保护区与社会大环境的和谐及内部小环境的和谐。根据建立指标体系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提出了由3个层次、14个分系统、64个具体指标组成的和谐自然保护区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确定指标权重及进行综合评价的基本方法。
[Abstract]:The connotation and goal of the harmonious nature reserve are analyzed. The harmony of the nature reserve includes the harmony between the nature reserve 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he harmony between the inner and smal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harmonious nature reserve, which is composed of 3 levels, 14 subsystems and 64 concrete indexes, and puts forward the basic method of determining index weight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人文学院 东北林业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S759.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献溥;于顺利;陈宏伟;;论保护区基本含义的发展和深化[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2 徐学荣;王小婷;陈斌;;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左斌;中国野生动物园建设与管理评价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蔡碧凡;乡村旅游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与标准的构建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献溥;于顺利;陈宏伟;;河北衡水湖保护区的基本特点及其有效管理[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6期
2 陈实;任姝慧;温秀;李树民;;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旅游景区管理水平测度——以西安大唐芙蓉园景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7年12期
3 耿庆汇;牟晓婷;魏薇;;区域轮休——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树进;王晓蓉;;休闲农业园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2007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休闲农业论坛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左斌;中国野生动物园建设与管理评价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2 石金莲;北京市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利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3 王林萍;农药企业社会责任体系之构建[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肖湘君;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2 刘聚梅;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实证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7年
3 陈凌文;基于GIS和模糊评价法的福建茶业发展和谐性分析及优化模式构建[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4 王凯;动物园观展设计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5 王学;动物园选址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6 钟伟;乡村旅游地城市化问题及防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阳;大连市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杰,徐波,那守海;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体系的构建[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王献溥,郭柯;跨界保护区与和平公园的基本含义及其应用[J];广西植物;2004年03期
3 李军鹏;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模式创新[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赵义廷;云南野生动物园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2003年04期
5 陈勇;略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年03期
6 吕跃进;基于模糊一致矩阵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排序[J];模糊系统与数学;2002年02期
7 薛达元,蒋明康,王献溥;我国自然保护区级别划分标准的研究[J];农村生态环境;1993年02期
8 张谊,韦汉群,龙霞,蔡霞,李洋甫;浅析野生动物园的可持续发展[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9 汪浩,马达;层次分析标度评价与新标度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3年05期
10 王献溥,蒋高明;系统保护规划和不可代替性分析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1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康兴梁;动物园规划设计[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2 蔡碧凡;乡村旅游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与标准的构建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全国农业技术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座谈会纪要[J];农业经济问题;1980年06期
2 王路 ,阴国祺;发展以种植业为基础的畜牧业经济[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1年01期
3 刘天福 ,何桂庭 ,姚监复;农业机械化技术经济效果指标体系问题[J];农业机械学报;1981年02期
4 田家良;;必须重视发展养马业[J];吉林畜牧兽医;1981年04期
5 朱甸余;农业技术经济基本知识[J];新疆农业科学;1982年03期
6 张保民;农业经济结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1982年02期
7 王大运;关于改进农业银行经济考核指标问题的探讨[J];农村金融研究;1982年07期
8 车晋泉;关于实行农业银行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探讨[J];农村金融研究;1982年08期
9 王贺文;关于考核农业银行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探讨[J];农村金融研究;1982年09期
10 裴文彩;全国国营农场经济学术讨论会在昆明召开[J];农业经济;198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建省;;中国脆弱地质生态类型及其结构特征表述原则[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2 吴慈生;李兴国;汪传雷;;经济发展中的区际差异综合评价与实证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3 盛昭瀚;梁梁;吴文谋;;城市综合协调发展的PC-AHP决策方法[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4 赵景柱;张永光;徐斌;;行业优先发展排序的研究——一种多目标决策的方法[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5 包涵龄;;指标评价系统的元素关系及其综合方法[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6 朱建平;李常英;;全国劳动力结构指标体系的确立及主成份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7 孟令尧;;城市社会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及应用[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8 林朝阳;;中小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面临的问题与建议[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9 兰运超;;可持续发展与城市规划[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10 解殿春;;论露天矿平峒溜井运输的经济性[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际洲 徐宗中;国际一流 山东电力离你多远[N];中国电力报;2000年
2 记者 王 娅;城市空气质量将改日报[N];中国环境报;2000年
3 赵宇;中国纯理论研究走向世界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教育部初建高校评估制度[N];福建工商时报;2000年
5 ;“上海典型住宅价格指数”将出台[N];国际金融报;2000年
6 顾海兵;关于“十五”规划指标体系的建议[N];光明日报;2000年
7 ;可持续发展评估的理论与方法[N];光明日报;2000年
8 孙维林;关于国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思考[N];工人日报;2000年
9 北京市卫生局 史炳忠;浅析招标采购方式与评价体系[N];健康报;2000年
10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李义平;优秀的企业必须创造优秀的管理[N];经济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波;中国森林、湿地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社会林业工程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0年
2 韩兆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统计测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0年
3 苏为华;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0年
4 陶长生;水利现代化及其指标体系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5 许世卫;中国食物发展与区域比较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6 杨玉林;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机械化[D];中国农业大学;2001年
7 潘静娴;甜瓜穴盘苗成苗生理基础及其相关技术参数确定[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8 蔡睿;技能主导类非测量性项群竞技表现及其条件极值[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9 蔡意中;上海现代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10 徐德友;粗集信息分析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及自修复飞行控制系统效能评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葛海燕;高速公路项目社会影响分析与研究[D];长安大学;1999年
2 张军强;公路建设项目对区域经济影响效果的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1999年
3 高博;我国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1999年
4 宁敖;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综合经济效益后评价指标体系[D];东南大学;1989年
5 张小民;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的可持续性研究[D];长安大学;1999年
6 王永奇;工程机械维修质量评估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7 李海燕;医学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综合评价系统研制[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8 李晓燕;农业强省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9 林玉玲;利率市场化下国有商业银行存款成本管理探讨[D];暨南大学;2000年
10 袁婕;广东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评估[D];暨南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5299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529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