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文化旅游的符号建构

发布时间:2018-02-24 14:42

  本文关键词: 文化旅游 文化旅游者 符号双轴建构 出处:《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旅游价值极大化的今天,文化已经成为旅游中不容小觑的符号,文化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方式占据着极大的市场份额。从符号学的视角出发,文化旅游从侧面展示了社会缺场的意义。符号接收者的大脑并非一片空白,文化旅游者对旅游地有着不同的心理期待。文化旅游地拥有巨大的符号表现体,但只能用其中极少数符号来呈现旅游地文化,这就涉及到符号的"组合/聚合"双轴建构。
[Abstract]:Today, when the tourism value is maximized, culture has become a symbol that can not be underestimated in tourism. Cultural tourism, as an important way of tourism, occupies a great market sha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miotics, cultural tourism occupies a great market share. Cultural tourism shows the significance of social lack of field from the side. The brain of the symbol receiver is not a blank, cultural tourists have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expectations for the tourist destination. But only a few symbols can be used to present tourist destination culture, which involves the "combination / aggregation" biaxial construction of symbols.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分类号】:K901.6;F5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明艳;罗佳明;;英国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信息特征及启示[J];商业研究;2008年04期

2 彭琬琰;;长沙历史文化资源与文化旅游相关产品开发[J];长沙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3 肖仲举;;旅游景区无障碍设施管理初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年10期

4 肖建莉;;纳入城市规划管理的城市文化遗产管理[J];城市规划学刊;2008年01期

5 毕劲;;论文化在文化旅游中的价值[J];当代经济;2008年07期

6 应舒;;需求角度下南京明文化遗产旅游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S2期

7 刘德鹏;张昌盛;刘倩倩;;仪式、符号与旅游——景颇族“目瑙纵歌”的考察与思考[J];大众文艺;2010年13期

8 胡敏杰;邹芳芳;;基于SWOT分析的福建省文化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许刚;;无锡市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初步思考[J];北方经贸;2007年10期

10 许刚;;关于无锡市整体旅游形象定位的思考[J];北方经贸;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文君;徐君亮;;创建三维框架,营销核心品牌——广州历史文化旅游之创新探讨[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文君;;广州五仙观旅游开发探讨[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宋向清;;欧美国家文化遗产开发对中部的启示[A];第六届中国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张耀武;;文化视野中的乡村旅游吸引物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池康;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李萌;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上海文化旅游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柳雯;中国文庙文化遗产价值及利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唐建军;风筝的文化生态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钟经纬;中国民族地区生态博物馆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王镜;基于遗产生态和旅游体验的西安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赵红梅;旅游情境下的文化展演与族群认同[D];厦门大学;2008年

8 梁春香;中日韩跨国旅游人口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潘峰;“同根同源”的文化展演[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10 黄明玉;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及记录建档[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剑锋;郓城县水浒文化旅游城开发项目的投融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李明;山东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世藏吉;格萨尔文化遗产在旅游业中的有形化利用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许立娇;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潘国刚;文物社会价值的实现与文物保护规划[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6 赵晓英;传统乡村文化景观及保护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7 宫丽娜;文化遗产旅游的深层旅游动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李强;菏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路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邓茜;都江堰延伸景区开发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10 朱靖远;博物馆与城市节事互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勤建;文化旅游:摒除伪民俗,开掘真民俗[J];民俗研究;2002年02期

2 唐克敏,刘婷;湖北文化旅游初探[J];襄樊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郑岩,李昕,杨琨;关于大连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策略的思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4 王汝辉,罗晓彬;塑造四川文化强省形象部署文化旅游产业战略[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5 管宁;;进一步发展福建文化旅游的策略选择[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11期

6 张春香;刘志学;;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河南省文化旅游产业分析[J];管理世界;2007年05期

7 沈伯俊;;努力打造川陕三国文化旅游精品线[J];中华文化论坛;2007年04期

8 朴莲玉;韩光明;;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探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06期

9 杨中焕;;山东文化旅游的特色[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10 毕劲;;论文化在文化旅游中的价值[J];当代经济;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步长存;;发挥人文资源优势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洁;;浅论贵州省黔中地区的文化旅游[A];区域旅游开发与黔中旅游经济发展[C];2000年

3 张文建;金丽娇;;绍兴文化旅游核心竞争力研究[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谢寿球;;建设广西文化旅游的“特区”——西林县文化旅游的定位和开发思路[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5 李秀金;;文化旅游:城市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6 谭申;宋立中;周胜林;;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国外文化旅游地影响模式分析及其启示[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张维克;;深入发掘文化内涵 促进青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8 常莉;;陕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与营销策略分析[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道路·创新·发展——“陕西文化产业发展”论坛交流论文选编[C];2009年

9 张生寅;;加快青海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A];探索 创新 求实——青海省“十一五”时期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汇编(下)[C];2011年

10 王学昭;宋伟;;马尾船政文化旅游市场拓展策略探寻[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记者 李函;文化旅游亟需深度开发[N];四川政协报;2003年

2 记者 李卫;文化旅游成为我省主攻产品[N];陕西日报;2004年

3 杨胜国;凤凰壮大文化旅游产业[N];团结报;2005年

4 绍兴市文物局副局长 高军;弘扬名士文化 发展文化旅游[N];文汇报;2003年

5 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史委员会;发展全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几点建议[N];武威日报;2005年

6 綦恩周;发展文化旅游 提升赤壁旅游品位[N];咸宁日报;2005年

7 马宏敏;云南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N];云南日报;2000年

8 沈向兴 王雪飞 李绍明 庄俊华;文化旅游共辉映[N];云南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李悦春;彝州文化旅游孕育新希望(上)[N];云南日报;2005年

10 赵强;不经意的文化旅游[N];中华读书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萌;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上海文化旅游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朱华武;湘绣文化旅游形成与适应机制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3 俞容龄;跨文化旅游情境中的多重话语[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磊;西安古都文化旅游品牌建设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2 闫雅萍;西安古都文化旅游管理体制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3 李云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理性反思[D];黑龙江大学;2009年

4 贝勇斌;基于场所依赖视角的城市文化旅游成长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5 吕璐颖;文化旅游产业创新体系构建及运行机制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6 李强;菏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路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常月亲;山西省文化旅游产业资源整合发展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8 金丽娇;绍兴文化旅游核心竞争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崔杰;西安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10 孙春玲;审美视域下的古镇文化旅游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306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5306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a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