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城历史城市地理的初步研究——以广县城与广固城为研究重心
本文关键词: 广县城 广固城 水源 军事防御 几何中心 出处:《管子学刊》200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青州城市建成区一带,历史时期曾经先后存在四座城市,即广县城——广固城——东阳城或南阳城——满城。广县城,西汉时期既已存在,之所以产生于下圈村一带,关键在于其地地处高阜,不宜受到洪水侵袭,且南倚含水丰富的岩层,无缺水之虞。广固城建于魏晋十六国时期,因时逢乱世,地理上重军事防御的色彩明显。由临淄城而广固城,历史时期青齐地区实现了第一次中心城市的转移,就魏晋十六国乱世而言,这一城市选择行为是相当成功的。进而论之,代广固城而兴的东、南两阳城及清代的青州满城,之所以均大体不出今天青州市区的范围,与它们均接近青齐地区几何中心的地理位置关系极大。
[Abstract]:In the historical period, there were four cities in the area of Qingzhou City, that is, Guang County Town -Guanggu City -Dongyang City or Nanyang City -Mancheng City. The Guang County Town, which had already existed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was born in the area of Xiquan Village. The key lies in its location in Gaofu, which should not be affected by floods, and it is not in danger of being short of water because of its rich rock strata in the south. Guanggu City was built in the period of Wei and Jin dynasties, because of the turbulent times. From Linzi City to Guang Gu City, Qingqi region realized the first transfer of central city in the historical period. In the turbulent times of Wei and Jin dynasties, this city selection behavior was quite successful. The east, south and Qingzhou Manchu of Guang Gucheng in the east, south and Qingzhou in the Qing Dynasty are all not within the scope of Qingzhou area today, and they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the geometric center of Qingqi region.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淄川区第一中学
【分类号】:K928.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宿白;;青州城考略——青州城与龙兴寺之一[J];文物;1999年08期
2 饶宗颐;早期青州城与佛教的因缘[J];中国史研究;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雪梅;;法显与弥勒信仰[J];兰州学刊;2011年07期
2 李嘎;;从青州到济南:宋至明初山东半岛中心城市转移研究——一项城市比较视角的考察[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年04期
3 李森;;山东青州龙兴寺北齐单体立佛题材考证[J];宗教学研究;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邱忠鸣;北朝晚期青齐区域佛教美术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2 董立军;中国古代造像史纲[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3 李嘎;山东半岛城市地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王雪梅;古代印度弥勒信仰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董立军;青州佛教造像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年
2 张雯;山东地区北朝晚期菩萨造像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苏允桥;三维技术数字化复原青州佛像综合研究[D];烟台大学;2008年
4 李晓云;论笈多美术对南北朝后期与隋代佛教造像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0年
5 杨会;北朝时期青州地区弥勒信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建华;;北齐赵郡王高睿造像及相关文物遗存[J];文物;1999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钦龙;;郑韩故城的军事防御功能探析[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张国硕;;夏国家军事防御体系研究[J];中原文物;2008年04期
3 王铎;赵小兵;;胶澳炮台下的城市侧影[J];走向世界;2005年10期
4 王铎;胶澳炮台下的城市侧影[J];走向世界;2005年09期
5 刘春迎;;试论北宋东京外城的军事防御功能[J];中国历史文物;2006年02期
6 张逍荭;;浅谈平遥城墙的军事防御[J];文物世界;2008年06期
7 苏松 ,熊良春;筠连水源洞[J];西南民兵杂志;2002年11期
8 李森;南燕广固城的调查与研究[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9 李森;南燕广固城被“夷其城隍”说辨正[J];历史教学;2000年04期
10 李森;南燕广固城的调查与研究(续)[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严;;最近这里修长城[A];中国长城博物馆暨中国长城学会优秀文集[C];2005年
2 朱从兵;;太平天国前期高层文书人员的命运——以曾水源为中心的考察[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3 朱昌淮;吴荣新;;顾北矿南翼轨道大巷探煤孔出水探查与分析[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论坛文集[C];2008年
4 马小琳;周晶;;浅谈大明湖水资源的利用和发展[A];济南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战略研究[C];2004年
5 李加峰;马兆会;;德州市“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供水水源分析[A];山东水利学会第十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6 胡松涛;张莉;;浅析海水源热泵[A];第13届全国暖通空调技术信息网技术交流大会文集[C];2005年
7 陈晓;;闽北山区应重视森林植被对水源的涵养与调节作用[A];福建省第九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8 宋健斐;魏耀东;时铭显;;旋风分离器内强旋流CFD计算速度的分析与修正[A];中国颗粒学会2006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陈荣富;叶茂华;吴振宇;胡健;王淼若;金丽萍;叶碧峰;李永芬;王红;黄峰;;龙泉市道太乡下乾村恶性肿瘤流行病学调查[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九卷 预防分卷)[C];2006年
10 郝保军;王保通;张勃;康振生;李强;王芳;;中国小麦条锈菌水源11类群的RAPD分析[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贾君洋;中国节水大使提名人选张晶品捐资保护红井水源[N];中国水利报;2009年
2 通讯员 豆红元 罗小强;永靖:三大措施保护刘家峡库区水源[N];甘肃经济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林铭铭;涨幅120% 碧水源成两市第一高价股[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4 记者 黄峰;黄委捧得李光耀水源荣誉大奖成为开幕式最大亮点[N];黄河报;2010年
5 王子玉 李玉屏;创业大潮中的女强人[N];辽源日报;2005年
6 曾凡明;山村变了样[N];贵州日报;2006年
7 记者 张飞 通讯员 李世篡;水源镇劳务输转喜开局[N];金昌日报;2006年
8 陆剑于邋报道组 金新安;打破地域界限 两镇共用水源[N];温州日报;2007年
9 高凤 李书宏 车向前;水源镇主打盼盼牌[N];营口日报;2008年
10 周义兴;康师傅“水源门”事件的警示[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鹏;中国人胫股关节形态及运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肖映青;复动力系统中某些问题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刘琳霞;测G实验中几种相关效应的影响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张国硕;夏商时代都城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0年
5 王保通;中国小麦条锈菌优势种群预测及主要流行菌系的AFLP指纹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6 廖祖维;工业水网络分析与合成方法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柴宏祥;绿色建筑节水技术体系与全生命周期综合效益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8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俞亭超;城市供水系统优化调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曦沐;明长城居庸关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2 彭新德;天津市城市水源合理配置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李忠;四川盆地的寨堡式民居[D];重庆大学;2004年
4 朱岚;浙江杭州地区食盐、水源、土壤及部分农作物碘含量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刘蓓蓓;沙门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初步应用[D];扬州大学;2009年
6 程道仓;某火电厂补给水系统的可靠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7 吴晶晶;陕西高家堡古镇空间形态演进及其用地结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8 李文莉;西安市多种水源联合供水调度管理系统[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9 陈蓓蓓;镇江市水源突发有机污染应急处理工艺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10 杭寅;燃气水源热泵的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535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553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