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广东华侨文化景观及其地域分异

发布时间:2018-03-17 23:39

  本文选题:华侨文化景观 切入点:地域分异 出处:《地理研究》200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华侨文化地理研究 ,在国内外是一个薄弱领域。本文以我国华侨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广东为对象 ,阐述华侨文化的内涵 ,侨乡在引种外来作物形成的土地利用景观 ;引进西方骑楼和城镇规划制度 ,并结合当地环境产生的建筑文化景观 ;外语与方言相结合并广泛办侨刊形成的语言文字景观 ,以及华侨形成的人才文化景观等特色和影响。根据侨乡文化特质的相对一致性和侨居地文化背景相对共同性相结合的原则 ,首次划分珠江三角洲广府、五邑、潮汕、东江 -兴梅、琼东北 5个华侨文化区 ,并指出它们各自的文化特点和区域效应等
[Abstract]:The study on the geography of overseas Chinese culture is a weak field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takes Guangdong, which has the largest number of overseas Chinese and the most widely distributed overseas Chinese, as an object to expound the connota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landscape of land use formed by the introduction of exotic crops in the hometown of overseas Chinese. Introducing the western building and town planning system, and combining the architectural cultural landscape generated by the local environment; the language and character landscape form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dialects, and the extensive organiza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periodicals, According to the relative consistency of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overseas Chinese and the principle of combining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overseas Chinese with the relative commonality of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it is the first time to divide the Guangfu, Wuyi, Chaoshan and other area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as well as the cultural landscape of talents formed by overseas Chinese. Dongjiang-Xingmei, northeast of Hainan, 5 overseas Chinese cultural areas, and point out their respectiv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gional effects, etc.
【作者单位】: 广州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 广州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4 0 2 710 5 0 )
【分类号】:K90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文云朝;广东侨乡外向型经济优势及其地缘背景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芳川;;21世纪东亚文化建设与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佟洵;试论北京历史上的教堂文化[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3 曲晶晶,汪冰;基督教东传与中西文献交流[J];图书与情报;1995年02期

4 李红卫,王建军,彭涛,苏燕羚;珠江三角洲城镇空间历史演变与趋势[J];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04期

5 查明建;中西文化交流中“误解”现象探讨[J];池州师专学报;1996年02期

6 李英魁;试论宁波“海上丝绸之路”兴起的历史上限[J];东方博物;2004年04期

7 李梅花;10-13世纪中朝日文化交流与东亚文化圈[J];东疆学刊;2004年01期

8 葛全胜,何凡能,郑景云,满志敏,方修琦;21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思考[J];地理研究;2004年03期

9 陈永华;两宋时期中国与东南亚的贸易[J];东南亚纵横;2004年05期

10 李未醉;古代越南史学对中国史学的继承与创新[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卫星;明清学校英语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2 王静怡;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变迁[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石沧金;马来西亚华人社团史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4 杨文新;宋代市舶司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晓丹;17-18世纪中西建筑文化交流[D];天津大学;2004年

6 杨建华;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与近代教育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赵冬;近代科学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8 万晓宏;当代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研究(1965至2004年)[D];暨南大学;2005年

9 邵允振;1980年代以来的美国华侨华人与中美关系[D];暨南大学;2006年

10 胡文涛;美国对华文化外交的历史轨迹与个案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青松;雍正时期的禁教与禁教时期的天主教[D];暨南大学;2006年

2 朱宏斌;战国秦汉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3 万晓宏;美国对华移民政策研究(1848-2001年)[D];暨南大学;2002年

4 吴少静;近代福建海上音乐交流的初步研究(1840~1949)[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英顺;明清之际的社会思潮与朝鲜实学[D];延边大学;2003年

6 孙雪岩;近代基督教在中韩两国传播之比较——兼论文化本土化问题[D];延边大学;2003年

7 李晓光;建交以来的中韩文化交流史探讨[D];延边大学;2004年

8 于红霞;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批判法[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晓曦;唐代广州蕃坊与地方经贸关系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慕容勋;清代广州书院城市化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白光润;论21世纪中国的地缘关系[J];经济地理;199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ully;LEE;;曼德勒 商贸暗流[J];商务旅行;2011年07期

2 王少芳;;开平碉楼:一场时空紊乱的穿越[J];中国三峡;2011年06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本版编辑 杨晓 吕硕文 阿文;华侨留给广州一道独特的风景线[N];广东建设报;2006年

2 曹祈东;以华人命名的街道[N];中国民族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冯霄;“华人之城”吉隆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4 徐清扬 凌峰;“客都”梅州话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5 方鸿;保护好潮汕本土的“唐人街”[N];汕头日报;2006年

6 焦震衡;委内瑞拉[N];中国民族报;2004年

7 王晓欣;炎黄二帝塑像内部今年建展馆[N];河南日报;2008年



本文编号:16270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6270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c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