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杭州西溪梅花研究——中国古代梅花名胜丛考之二

发布时间:2018-03-19 08:29

  本文选题:杭州 切入点:西溪 出处:《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杭州西溪梅花起源于宋代,明万历以来开始兴盛。自万历中至清康、乾盛世的两个多世纪为其鼎盛期,种植繁盛、景色丰富,蔚为壮观,成了钱塘湖山的一大名胜。其在明清之际的兴起既有杭城自然条件和历史传统的固有基础,同时又有万历以来当地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而其最直接的原因则是寺庙经营、文人园墅、土民生产多方面的积极投入。明末以来西溪梅花由溪南坡麓山地逐步向溪北洲渚湿地退缩,清嘉、道以来受当地蚕桑业发展的挤压而急剧衰落。由于当地地形地貌和种植目的等因素的作用,西溪梅花自来以林麓幽清、水竹映衬、绿萼品种、梅株古健称胜。西溪梅花是传统西溪风景的灵魂所在,无论规模和持续时间都堪与苏州邓尉“香雪海”相媲美,在中国古代梅文化发展史和风景旅游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Abstract]:The plum blossom in Xixi, Hangzhou, originated in the Song Dynasty and flourished since the Ming Wanli. From the middle of Wanli to the Kang of the Qing Dynasty, the peak period of the Qiansheng period was more than two centuries, the planting was flourishing, the scenery was rich, and the scenery was magnificent. The rise of Qiantang Lake Mountain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as based on both the natural conditions and historical traditions of Hangzhou and the background of local social development since Wanli, the most direct cause of which was the operation of temples. Since the end of the Ming Dynasty, Xixi plum blossom gradually retreated from the foothills of the stream to the Xibei Zhouzhu wetland, Qing Jia,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local landform, landform and planting purpose, Xixi plum blossom came from the forest to clear, water and bamboo background, green calyx variety, etc.,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local sericulture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so on, the Xixi plum blossom comes from the forest foot to clear, the water bamboo background, the green calyx variety. The plum blossom in Xixi is the soul of the traditional Xixi scenery, which is comparable to Deng Wei's "Xiang Xuehai",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ncient plum culture and landscape tourism.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江苏省社科“十五”规划基金项目“中国花卉题材文学与花卉审美文化研究”(J3-044)成果。
【分类号】:K928.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程杰;龚自珍《病梅馆记》写作时间与相关梅事考[J];江海学刊;2005年06期

2 程杰;;苏州邓尉“香雪海”研究——中国古代梅花名胜丛考之一[J];苏州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谷雪梅;;英国圣公会近代以来在浙江办学述评[J];黑龙江史志;2009年04期

2 陈永华;;作为市民公共空间的存在与发展——近代杭州茶馆功能研究[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何王芳;;民国杭州的宗教信仰[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谷雪梅;;传教士在近代浙江的教育活动述略[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2期

5 谷雪梅;;近代英国圣公会在浙江的传教活动[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9年04期

6 蒋晶晶;;前卫的旅行:沪杭铁路上的游览专车[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年02期

7 屠苏莉;历史文化的借鉴与城市景观的塑造——析杭州江滨林阴公园总体规划[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程杰;;民国时期中山陵园梅花风景的建设与演变[J];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9 邹怡;清代城市社会公共事业的运作——以杭州城消防事业为中心[J];清史研究;2003年04期

10 詹真荣;杭州“和谐创业”模式与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差异[J];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汇芸;杭州太子湾公园游人分布与行为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2 王磊;自然灾害、经济危机对城乡关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3 张敏;清末杭州关进出口贸易研究(1896-1910)[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明娟;20世纪上半叶浙江道教史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李晶;建国初期杭州市贯彻与实施《婚姻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张文娇;‘东方朱砂’等5个梅花品种生理特性及梅花造景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7 王媛;城市的传统景观特质保护与空间设计的方法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叶琴英;杭州拱墅区段运河周边用地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胡发群;近代杭州教会学校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10 赵国正;民国时期杭州公用事业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杰;;扬州梅花名胜考[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程杰;;杭州西湖孤山梅花名胜考[J];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12期

3 龚玉和;;西溪梅香[J];杭州通讯(生活品质版);2008年02期

4 赵健雄;;梅事日盛,总是好消息[J];语文新圃;2010年04期

5 龚玉和;;西溪赏梅记[J];旅游纵览;2008年04期

6 苏沧桑;;一只叫西溪的眼[J];散文;2002年11期

7 苏沧桑;余文明;;一只叫西溪的眼[J];大视野;2004年10期

8 ;杭州西溪 让人流连的野趣[J];八小时以外;2009年02期

9 徐祥玲 ,杨本红;晏殊与西溪书院[J];江苏地方志;1995年04期

10 紫汀;;西溪的冬[J];杭州通讯(生活品质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邢渊;邢建文;;由“梅花k”事件引起的思考[A];全国第七届农村基层中西医结合学术暨工作交流会论文汇编集[C];2002年

2 丘波;李杰明;丘莹莹;黄智杰;;南亚热带梅花品种和栽培初探[A];广东省植物学会第十九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和谐统一——杭州西湖西溪湿地公园的建设[A];中国公园协会2005年论文集[C];2005年

4 周方方;周斌;祝炜平;窦文洁;凌在盈;;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水体吸收光谱特性初探[A];第十七届中国遥感大会摘要集[C];2010年

5 武浩浩;;梅花香自苦寒来[A];成长中的新型教师——山西省师范教育改革实践与探索[C];2000年

6 何金铠;;一树独先天下春——梅花[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

本文编号:16334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6334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d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