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城市昌都的近代变迁
本文选题:近代时期 切入点:昌都 出处:《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近些年来,中国学者张仲礼、隗瀛涛、杨天宏、谢放等先生,外国学者如美国施坚雅(W.Skinner)等对中国近代城市作了深入研究。相比之下,民族史学者对于民族地区城市史的研究则较为滞后,对康巴藏区典型城市之一的昌都的研究则更少。昌都作为川、藏联系的重要孔道和藏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研究作为"历史的地理枢纽"的昌都城在近代(1840—1950)的发展历史,不仅为我们了解藏区尤其是康区城市发展的规律提供了个案,而且为现今昌都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hinese scholars Zhang Zhongli, Kui Yingtao, Yang Tianhong, Xie Fang, and foreign scholar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Skinner, etc. have made an in-depth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cities. However, scholars of national history have lagged behind in the study of urban history in ethnic areas, and even less have studied Changdu, one of the typical cities in Kangba Tibetan region. Changdu is an important origination of Sichuan and Tibetan ties and a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enter of eastern Tibet. It is of great strategic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Changdu City, which is regarded as the "geographical hub of history" in modern times (1840-1950), which not only provides a case study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laws of urban development in Tibetan areas, especially in Kang District. And for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Changdu to provide reference.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
【基金】:四川师范大学省级重点学科中国近现代史资助课题。
【分类号】:K92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小华,李慧;亚当·斯密的优势原理和国际贸易理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吴先伍,吴兴华;理想人格的当代视野[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孙德刚 ,赵伟明;中东棋盘上的伊拉克战略地位浅析[J];阿拉伯世界;2003年05期
4 徐寿波;“物流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前沿[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03期
5 严明,孟维杰;跨文化研究:心理学发展新契机[J];北方论丛;2004年05期
6 周达;中国双市场体系理论探讨——对双市场体系下的低消费率与最终消费的模型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赵世瑜;京畿文化:“大北京”建设的历史文化基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陈平原;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9 孙云彦;;对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经济学诠释[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0 杨政;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的城市知觉和社会适应[J];长白学刊;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慧芝;朱士光;;宋代太原城址的迁移及其地理意义[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辑)——中国古都学会2003年年会暨纪念太原建成25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章清;;省界、业界与阶级:近代中国亚文化圈世界的形成——略论近代中国政治共同体形成的困局[A];中华民国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中华民国史(1912—1949)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卷)[C];2002年
3 王川;;民初西藏拉萨的汉人社会生活——以拉萨土地庙的两块民国时期匾文为中心的考察[A];“1910年代的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天宇;论金融衍生工具及在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2 何伟;区域城镇空间结构及优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3 王雪苓;当代技术创新的经济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4 蔡竞;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5 邓金堂;高技术经济的制度演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6 王小彬;中国共产党西藏政策的历史考察[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7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的性质:一种多维视角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8 刘招成;施坚雅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陆远权;重庆开埠与四川社会变迁(1891—1911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陈立明;藏门珞民族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刚;我国房地产业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分析及其优化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2 李晨升;帝国的想象和现实[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韦峰;先秦城市空间格局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4 陆春萍;失落的声音[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龚美德;南中国海问题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赵珂;川渝山地小城镇形态演化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7 刘欣;矿业权有偿出让法律制度探析[D];外交学院;2003年
8 代帆;华侨华人认同与中国——一种建构主义分析[D];暨南大学;2003年
9 江金彦;企业的成长:理论与解释[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10 邓玉娜;清代河南的粮食贸易及其对城镇化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土呷;山川秀美话“三江”[N];西藏日报;2002年
2 邬静娜;走进藏地生活[N];中国经营报;2006年
,本文编号:16435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643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