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讳与河南地名
本文选题:避讳 切入点:河南 出处:《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避讳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一种传统陋习,由于避讳,古代的许多地名经常被更改。河南一些市县的名称就是由于避讳而形成的,一直沿用至今。
[Abstract]:Taboo is a traditional bad habit of Chinese feudal era, because of taboo, many ancient place names are often changed. The names of some cities and counties in Henan are formed because of taboo, which has been used to this day.
【作者单位】: 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分类号】:K928.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开玉;“鳖灵决玉山”纵横论——兼析《蜀王本纪》的写作背景[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1期
2 张光全;司马迁、班固“实录”精神异趣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张光辉;明代的首犯与从犯[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胡秋银;南朝士人隐逸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裘士京,张翅;略论两汉察举制度与人才选拔[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7 史五一;试析明后期财政危机的根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8 纪慧娟,宗韵;明代驿递夫役佥派方式之变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赵崔莉;明代妇女的法律地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戴卫东;略论明代社会保障政策实施中的弊端[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海涛;;元明之际淮北地区的社会变迁[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曾华东;;理学家的活动与晋江文化[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杨文新;;宋代状元宰相梁克家述评[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凌;;突厥葬俗和祭祀有关的几个问题[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5 刘文锁;;突厥的墓上祭祀[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姜建红;;《汉语大词典》释义以今律古现象札记二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林乐昌;;张载礼学论纲[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孔德立;;儒家的心灵家园——“孔颜乐处”[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9 赖瑞和;;论唐代的检校郎官[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10 艾冲;;论唐代“河曲”内外驻防城群体的分布及其对北疆民族关系的作用[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绍良;唐代谏官与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维慎;宁夏农牧业发展与环境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钱永生;论墨子思想结构的生成[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5 黄黎星;《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熊义民;公元四至七世纪东北亚政治关系史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7 高一农;汉赋专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振龙;建安文人的文学活动与文学观念[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魏景波;唐代长安与文学[D];复旦大学;2003年
10 潘峰;明代八股论评试探[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文华;汉代自然灾害的初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肖爱玲;徐州城市历史地理浅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晓顺;龚鼎孳贰臣心态与诗歌创作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4 谷秀梅;《皇极声音文字通》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张影;论元明清爱情婚姻剧的发展演变[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施建军;神仙·游仙诗·曹氏父子[D];郑州大学;2001年
7 高昂;论中晚明通俗小说中的商人形象[D];郑州大学;2001年
8 梁锡锋;汉代的《诗经》学与政治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9 张海;贯休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10 庄筱玲;魏晋南北朝拟古诗初探[D];厦门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河南省概况[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年15期
2 ;石刻艺术宝库——龙门石窟[J];保健医苑;2011年07期
3 李宗昱;;“河北之济”的变迁[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3期
4 胡运宏;;钱大昕之魏晋南北朝正史地理考证述论[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秦福军邋王红闯;河南地图市场及网络地图检查效果显著[N];中国测绘报;2007年
2 陈作华;云台山“身高”年内有果[N];焦作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周强 本报通讯员 王凤云 毛文霞;地质画廊黛眉山[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4 齐阳;五岳真形之图[N];中国测绘报;2006年
5 钟秀明 张荣军 李明;地质公园,,河南生态建设的亮点[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6 记者 李琳 代建新;肖庄:看上去很美[N];驻马店日报;2006年
7 刘先琴;伏牛山访恐龙遗址园[N];光明日报;2007年
8 经济视点报记者 胡钰;投资佛学院 少林延伸品牌经济链[N];经济视点报;2008年
9 记者 周飞飞 袁可林 通讯员 张涛;15国地学专家纵论地质公园经济[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10 刘晓海;郑州市政协委员呼吁保护城市标志性建筑[N];人民政协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俊锋;清代河南会馆的空间分布和建筑形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郭华;基于地理学视角的河南省文化景观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仝利娟;清代河南商品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郭林林;人文化石—河南政区地名文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5 李杰;道口镇兴衰的历史地理考[D];郑州大学;2009年
6 丁德超;近代豫西北农村市场与社会转型[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毛春朵;朱仙镇兴衰的历史地理之缘[D];郑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500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650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