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实践
本文选题:地理科学 切入点:实验教学 出处:《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10期
【摘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保障本科教学的质量的基础条件,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为此,以内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实践为例,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地理专业实验教学建设理念及目标;基于实验教学体系,探讨了实验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在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实验室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方面指出了不足之处;旨在为地方高校本科实验教学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Abstract]: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 is the basic condition 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and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ston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 talents. This paper takes th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 of the geography science major of 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the contents, methods and means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are discussed.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deficiency of laboratory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aims to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undergraduate experiment teaching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作者单位】: 内江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基金】:内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地理科学专业实验示范中心(XSJ201103)
【分类号】:G642.4;K9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卫强;张国升;刘金旗;李启照;杨春燕;;地方高校药学实验示范中心的建设与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5期
2 陈成;刘海燕;张浩;孙洪海;黄擎宇;;浅析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示范中心信息化平台功能开发[J];广州化工;2014年21期
3 于军;;电工电子教学与实验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实践[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3年10期
4 朱健平;实验室建设的关键是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年10期
5 程娟;;建立校级实验示范中心的若干思考[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6 苏宝华;;借鉴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经验构建汉语创新人才培养环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红霞;;高等农林院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19期
2 石武祥;宋正蕊;张励;杨廷仕;杨桂芝;;大理学院预防医学综合实验室建设与改革的探讨[J];大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6年08期
3 张晓凤;;高师院校大中型仪器对本科生开放的探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年07期
4 姜友云;对提高刑事技术实验课教学效果的思考[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刘继华;;材料腐蚀与保护实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6 饶宏斌;;高职院校实验技术人员素质培养[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8年06期
7 李金林,杨国富,申玮;从创新教育理念探索高校实验室建设[J];高等理科教育;2005年05期
8 何小平;;对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短板”问题的思考[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9 刁爱梅;;加强高校实验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9年02期
10 吴育廉;;搞好实验室管理工作的研究与探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0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石小岑;论大学实验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福志;电视教材的拍摄与制作技巧[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苏宝华;;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培养华文教育专业多元化人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3 徐贤佳;;同伴互助观课对教育专业实习生教学技能的积极影响[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王根树;;创建优秀教学实验中心的探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0年03期
5 吴育廉;;搞好实验室管理工作的研究与探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0年03期
6 梁文家;李诚;;网络教学平台在电工电子省级示范中心建设中的实践与成果[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年01期
7 赵朝晖;梁敏华;;关于加强高校实验队伍建设的几点看法[J];广州化工;2007年03期
8 徐丽桂;浅谈高校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年06期
9 郭熙;;华文教育专业建设之我见[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施教芳;王建良;;主题教学中的实践共同体的内涵、特性和行动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0年3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一文;;论地理科学的博雅二重性[J];内江科技;2007年01期
2 覃成林;地理科学研究结构探讨[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4期
3 王向东;试论地理科学的基本价值[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2期
4 董玉芝,张三焕;地理科学与可持续发展关系探究[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5 王占利;;论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青春岁月;2012年14期
6 周尚哲,李吉均,王恩涌;地理科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若干问题[J];高等理科教育;2000年03期
7 周旗;建立可持续的地理科学S课程体系结构初探[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Z1期
8 莫大同;关于地理科学学科归类问题的分析——兼谈一些地理系改名问题[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S1期
9 周葆华;郭永昌;;基于能力培养的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地理科学”本科专业简介[J];池州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俊;和瑞芳;;现代科学分类中的地理科学与学科发展[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与理论探索[C];2010年
2 孙广友;;地理科学要锐意革新——大力强化工程技术层次将其改造为软硬兼备的现代大学科体系[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李晴;;地理科学(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廖金凤;;地理科学专业的发展方向[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5 陈述彭;;地理科学的信息化与现代化[A];中国地理学会2000~2002年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白光润;;21世纪中国地理科学发展方略探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0~2002年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李晴;;地理科学(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孙俊;;学科的地理科学:地理学发展的战略方向[A];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论文集[C];2013年
9 曾克峰;张志;;庐山综合地理实践基地建设的理念创新[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10 张_";陈烈;;论地理科学与可持续发展[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传喜;武大地理科学基地成为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N];中国测绘报;2008年
2 ;领略地理科学的魅力[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张平;地理科学新观念[N];中华读书报;2001年
4 太原旅游学校史地组 杨玉芳;地理科学的机遇与发展[N];山西科技报;2003年
5 姜坤;创建信息时代的地理科学[N];中华读书报;2000年
6 王建敏;辽宁工大成立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N];中国测绘报;2006年
7 洪傲;地理科学:充满机遇和发展潜力的学科[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阮凌曦;农业不能忽视地理科学[N];农民日报;2008年
9 记者 薛冬;中科院地理资源科学创新基地揭牌[N];光明日报;2000年
10 记者 杨健;中科院崛起地理与资源创新基地[N];人民日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高飞虎;高师地理科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现状及改善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爽;地球科学数据网格及其对地理科学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3年
3 叶松林;新课程背景下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类)学生人文地理素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谢北川;风水民俗的地理科学性探讨[D];西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914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691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