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江南水乡古镇的共性特征及其价值分析——以太湖流域六大古镇为例

发布时间:2018-03-31 21:07

  本文选题:古镇 切入点:太湖流域 出处:《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7年06期


【摘要】:江南水乡古镇凭借独具魅力的吴越文化和水乡风情,在近年来的旅游开发中显示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在全面剖析太湖流域古镇概况的基础上,以六大古镇为例,重点从自然地脉和历史文脉两个层面展开研究,得出古镇在形成类型、地域分布、空间结构、文化承载、人文生态等方面存在共性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这些共性特征在历史文化研究、旅游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现实价值.
[Abstract]:By virtue of the unique charm of Wuyue culture and water village customs, the ancient water town in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shows great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in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On the basis of an overall analysis of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ancient towns in the Taihu Basin, this paper takes six ancient towns as an example.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natural vein and historical context,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re ar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formation type, regional distribution, spatial structure, cultural carrying capacity, humanistic ecology and so on. It also analyzes the practical value of these common features in the study of history and 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作者单位】: 浙江教育学院地理系 浙江大学地科系
【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505077) 浙江省教育厅2004年青年资助项目
【分类号】:K901.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剑峰,陈国灿;明清时期浙北杭嘉湖市镇的徽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陈泳;苏州商业中心区演化研究[J];城市规划;2003年01期

3 陈泳;古代苏州城市形态演化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05期

4 陈泳;近现代苏州城市形态演化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06期

5 王兴平,崔功豪;大都市专门化街区研究[J];规划师;2003年06期

6 冯贤亮;明清时期中国的城乡关系——一种学术史理路的考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许苏民;“内发原生”模式: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实为明万历九年[J];河北学刊;2003年02期

8 张环宙;汪波;;从水因子角度对江南水乡古镇的历史地理研究——以太湖流域六大古镇为例[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9 韩慧莉;;近代湖丝外贸的回顾与思考[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10 赵世瑜,孙冰;市镇权力关系与江南社会变迁——以近世浙江湖州双林镇为例[J];近代史研究;200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洪;丽江古城形成发展与纳西族文化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严翅君;伟大的失败的英雄——张謇与南通区域早期现代化[D];苏州大学;2001年

3 罗晓春;对外贸易与江苏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动(1895—1936)[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4 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蔡静平;明清之际汾湖叶氏文学世家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吴滔;流动的空间:清代江南的市镇和农村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张彩霞;走向海洋时代[D];厦门大学;2003年

8 侯正华;城市特色危机与城市建筑风貌的自组织机制[D];清华大学;2003年

9 殷晓岚;20世纪苏南农业与农村变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10 林星;近代福建城市发展研究(1843-1949年)——以福州、厦门为中心[D];厦门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小辉;地主庄园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基础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原妙龙;创造宜人的街巷空间[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3 杨春和;丽江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二元化”现象初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黄玉理;旅游地居民对旅游的感知与态度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6年

5 朱桃杏;传统村镇旅游地特征及其发展过程比较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6 林茂;论古镇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D];四川大学;2006年

7 洪静;历史性民居旅游开发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8 谢晖;基于循环经济的云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9 王勃;丽江古城商业空间与旅游热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10 丁雨莲;丽江古城文化休闲旅游符号的思考[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周伟明;苏州草鞋山将规划建造遗址公园[N];中国旅游报;2008年

2 曹湘黔;隆昌石牌坊群[N];自贡日报;2007年

3 沙朝群;彝人古镇初展魅力[N];楚雄日报(汉);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治鸾;成都地文景观乡村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及可持续利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924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692447.html

上一篇:美丽的乌梁素海  
下一篇:北京的桥梁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8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