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驿中国大古都著述的缘起与贡献——从陈桥驿的一封复信谈起
本文选题:陈桥驿 切入点:学术史 出处:《史学史研究》2015年04期
【摘要】:陈桥驿是当代中国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之一,从陈先生的一封复信中可以了解到当代中国大古都研究的诸多学术史信息。陈先生提出"古都"、"大古都"的条件,认为大古都属于学术问题,杭州应该成为六大古都之一,七大古都说可以成立。陈先生主编的《中国六大古都》、《中国七大古都》、《中国都城辞典》三书,属于大古都研究的标志性著述,体现出陈先生丰富的大古都思想,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陈先生的大古都研究具有自己的学术特点,他在中国大古都研究中具有开创性的贡献,在当代中国学术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Abstract]:Chen Qiaoyi is one of the outstanding historical geologists in contemporary China.Mr. Chen put forward the conditions of the "ancient capital" and "the great ancient capital", believing that the great ancient capital was an academic problem, and that Hangzhou should become one of the six ancient capitals, and that the seven ancient capitals could be established.The six ancient capitals of China, the seven ancient capitals of China and the three books of the Dictionary of Chinese Capital City, edited by Mr. Chen, belong to the iconic works of the study of the Great Ancient Capital, which embody Mr. Chen's rich thoughts on the Great Ancient Capital and have produced extensive academic and social influences.Mr. Chen's study of the Great Capital has its own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he has a pioneering contribution in the study of the Great Capital of China, and he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academic history of contemporary China.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K928.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桥驿;中国的古都研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2 陈桥驿;;评《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3 毛曦;;中国究竟有几大古都——民国以来中国大古都不断认定的来龙去脉[J];学术月刊;2011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丽;刘管平;巫丛;;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2 罗章;论城市的符号学特征[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02期
3 吴庆洲;中国古城选址与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借鉴(下)[J];城市规划;2000年10期
4 张瑛;建立21世纪“大曲阜”的探讨[J];城市规划汇刊;2001年06期
5 陈朝晖;余梦;;浅议高职高专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教学[J];大家;2012年04期
6 石硕;毛计中;;从古代都城文化浅析南京明故宫的规划利弊[J];大家;2012年05期
7 孙冬虎;华北平原城镇地名群的发展及其地理分布特征[J];地理研究;1990年03期
8 陈东;;近代福州商品流通网络[J];闽江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9 郑琦;;中国古代重城和分城现象初探[J];规划师;2009年06期
10 张慧茹;;论郑州“大古都”[J];甘肃农业;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淳航;;六十年来六朝城市史研究回顾与展望[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令福;;郑州列入“中国八大古都”的原因、过程及启示[A];中国古都研究(总第二十六辑)[C];2013年
3 叶万松;安大钧;韦娜;;试论中国大古都城市的构成要件与生成环境——纪念中国古都学会成立30周年[A];北京史学论丛2014[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董菲;武汉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庄佩君;全球海运物流网络中的港口城市—区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何丽;柳州城市发展及其形态演进(唐~民国)[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王淑兰;历史地理视角下的辽代城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军;中国古都建设与自然的变迁——长安、洛阳的兴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7 赵建梅;唐大和初至大中初的洛阳诗坛[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王军;中国古都建设与自然的变迁[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0年
9 张晓芳;蚌埠城市历史地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侯宣杰;西南边疆城市发展的区域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丽波;长沙园林史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2 李利军;南宋临安城景观布局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肖红兵;居洛士宦与北宋神哲朝政[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郑俏;城市化进程中杭州的地名文化保护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严秋水;隋唐时期汴州的发展[D];辽宁大学;2011年
6 张清华;隋唐城池军事防御体系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志刚;以土地置换为主要手段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以开封为例[D];河南大学;2001年
8 彭融;20世纪新疆中等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9 孙兴娟;中学拓展型课程开发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翟代清;中国八大古都旅游业发展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星光;马伟华;;从二里岗遗址到第八大古都——郑州成为中国第八大古都的发展历程[J];档案管理;2006年01期
2 周振鹤;;东西徘徊与南北往复——中国历史上五大都城定位的政治地理因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郭天祥;中国的古都与大古都[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9期
4 阿禾;杨教;;世界十大古都西安名列第九[J];建筑工人;2007年07期
5 谭其骧;中国历史上的七大首都(上)[J];历史教学问题;1982年01期
6 谭其骧;;中国历史上的七大首都(中)[J];历史教学问题;1982年03期
7 沈祖祥;林弈言;;我国“八大古都”古都文化旅游发展战略思考[J];旅游科学;2006年03期
8 刘鸿喜;;我国五大古都形成的时空分析及其评价(摘要)[J];人文地理;1990年03期
9 史念海;中国古都概说(六)[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10 马正林;论确定中国“大”古都的条件[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翟代清;中国八大古都旅游业发展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社教;史念海先生与中国古都学研究[J];史学史研究;2003年01期
2 吴宏岐,李瑞;关于中国古都学的若干理论问题[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亿里;“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隆重召开[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01期
4 朱士光;;中国古都学的形成与当前研究的几个重点问题[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霍宏伟;;“古都大同城市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10年年会”综述[J];中国历史文物;2010年06期
6 刘宁;王建国;;2011年西安历史文化研讨会暨西安古都学会年会综述[J];唐都学刊;2012年03期
7 ;《中国古都研究》征稿启事[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2年03期
8 ;《中国古都研究》征稿启事[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3年01期
9 ;南京古都学会成立[J];江苏社联通讯;1984年10期
10 史念海;中国古都学刍议[J];浙江学刊;1986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招棣;;序言[A];中国古都研究(第四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1986年
2 许成;贺吉德;;关于中国古都学研究对象之浅见——兼与朱启銮、夏万年先生商榷[A];中国古都研究(第五、六合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五、六届年会论文集[C];1987年
3 赵宁侠;;前言[A];中国古都研究(第九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1年
4 杨秀兰;;银川古都学会筹备工作情况汇报及设想[A];中国古都研究(第九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1年
5 ;银川古都学会组成人员名单[A];中国古都研究(第九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1年
6 史念海;;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开幕词[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三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1995年
7 蒋益民;;在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上的欢迎词[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三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1995年
8 朱士光;;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闭幕词[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三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1995年
9 刘志清;;古都盛会喜空前——古都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纪略[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三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1995年
10 史念海;;中国古都学会年会开幕辞[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四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锦华;古都风范今更盛 专家评说道珍华[N];大同日报;2011年
2 张如铁;大古都,3600年的凝眸……[N];河南日报;2004年
3 李文;古都与旅游的辩证关系[N];中国旅游报;2006年
4 记者 刘虹;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来邯研讨古都文化[N];邯郸日报;2008年
5 杨小涟;七大古都添兄弟,,郑州排行第八[N];中国旅游报;2004年
6 中国古都学会会长、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朱士光;近年来中国古都学研究的新探索[N];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记者 辛向东;我州青年学者杨周伟当选为中国古都学会常务理事[N];大理日报(汉);2010年
8 记者 郭晓东;安阳市古都学会 举办邺文化研讨会[N];安阳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山西古都学会昨正式成立[N];山西日报;2003年
10 记者 魏东柱;重塑古都 找回汴梁[N];开封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军;中国古都建设与自然的变迁[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0年
2 王军;中国古都建设与自然的变迁——长安、洛阳的兴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旭;试论中国古都学的发展及其“大古都”问题[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063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706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