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虚无恬淡,乃合天德”——苏州传统民居空间形态探析

发布时间:2018-04-10 19:30

  本文选题:苏州传统民居 + 空间形态 ; 参考:《中国美术》2014年05期


【摘要】:受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人文因素制约,苏州传统民居形成了独特的空间形态。对苏州传统民居的空间形态进行分析,总结其特征,对传承地域文化、创造体现中国文化精髓的室内设计能够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Abstract]:Restricted by the uniqu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climatic conditions and humanistic factors, Suzhou traditional dwellings form a unique spatial form.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atial form of Suzhou traditional residence, summarizes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can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inheriting regional culture and creating interior design reflecting the essence of Chinese culture.
【作者单位】: 苏州市职业大学艺术学院;
【分类号】:K928.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俞绳方;论苏州民居[J];建筑学报;1990年01期

2 陈际名;王丽;唐楠;;浅谈苏州地区民居建筑通风体系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启示[J];南方建筑;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高青;;基于模块化设计的低能耗住宅研究——以SDC2013参赛作品为例[J];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4年03期

2 仓昀;臧慧怡;;浅谈苏州人的建筑审美——苏州古城传统建筑之体验[J];江苏建筑;2010年03期

3 邓敬;沈中伟;常明;黄映红;;印象·重塑——丽江铁路客站的设计与思考[J];南方建筑;2014年04期

4 宋晔皓,孔鹏;结合地域特点,面向未来设计──江南水乡绿色家园设计构思[J];世界建筑;199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丽娜;;传统民居的地域差异比较研究——以苏州与广州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居住区规划与房地产)[C];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陶宁杰;苏南新农村社区生态整合设计技术措施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2 朱静;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女性空间形制与审美[D];江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叶倩;;建设低碳城市 发展低碳经济[J];建设科技;2010年04期

2 朱新荣;杨柳;刘加平;;建筑夜间通风降温研究进展[J];暖通空调;2010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立;高京;;平衡在展示空间形态中的应用[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2 栗月;;浅谈雕塑素描造型中的空间与结构[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年04期

3 裘国锋;周星恺;;建筑系馆空间的人性化设计[J];作家;2010年06期

4 魏晓伟;;舞台灯光的时空表现[J];东方艺术;2010年S1期

5 张毅;姚红媛;;浅谈展示设计中的空间问题[J];美术大观;2011年03期

6 孙播;;西方墓园空间形态的发展及演变[J];上海工艺美术;2011年02期

7 沈志明;;论景观设计空间形态[J];南平师专学报;2005年03期

8 卫东风;;藏于村落里的画卷——山西阳城上庄村乡土建筑环境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9年04期

9 苏阳;虚拟性空间形态是戏曲的独特优势[J];戏文;2001年04期

10 吴国荣;空间思考与想象——“场”的概念导入《设计素描》教程的解释[J];新美术;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卓军;高江;兰付所;;基于激振反射法的建筑结构缺陷梁损伤诊断技术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2年

2 王季卿;杜铭秋;;大厅音质设计空间形态的检验[A];中国声学学会2006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莫琳玉;;低碳交通导向的商业街区空间形态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杨卡;张小林;;新城住区的空间形态及其发展模式[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任慧子;;广东省粤北山区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及其内在机制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陆沉;;色彩的空间形态和运动轨迹[A];2001-2003中国流行色优秀论文集[C];2003年

7 徐文彩;王亮;;吉林省自然聚落空间形态研究初探[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何子张;段进;;城市空间形态优化的城市设计方法——以青岛小港及周边地区规划为例[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9 邓凌云;喻定权;;长沙城市空间形态演进研究[A];2007湖南省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7年

10 徐华林;吴晓;;大城市商业中心空间形态演变的实证解析——以南京市湖南路商业中心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区报道组 吴桂潮 董时纲 通讯员 赵丹;生态绿道连起秀洲城乡[N];浙江日报;2011年

2 记者 蔡韬;88个城市设计项目陆续实施[N];黑龙江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聚民心 集民智 共同规划美好家园[N];青岛日报;2008年

4 记者 刘巍巍 蔡玉高;南京老城区严控楼高[N];人民日报;2009年

5 ;有关旅游的十个基本概念探析[N];济宁日报;2008年

6 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北京)有限公司市场资讯部;雅宝路特色商业演变启示[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7 记者 马生泓;设计的年代[N];中华建筑报;2009年

8 记者 张奕 通讯员 魏林;上海新城发展“双桨”合力[N];解放日报;2010年

9 西南交大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 戴宾;新型城乡形态的科学内涵与建构路径[N];成都日报;2011年

10 李荣;特大型城市“入地”开发需加强安全预警防范[N];中国改革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松涛;高铁客运站站区空间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李瑞;唐宋都城空间形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宋立民;春秋战国时期室内空间形态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4 翟睿;中国秦汉时期室内空间营造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5 沈琪;崇明生态岛建设空间决策支持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陈慧青;中国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李包相;基于休闲理念的杭州城市空间形态整合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王志军;上海“一城九镇”空间结构及形态类型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9 刘万里;大学校园空间的文化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10 白冰冰;上海市非正规就业的发展及其城市空间形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力;当代高校整体式教学楼群空间形态设计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2 何川;湖南滨水村镇空间形态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3 张悦倩;上海市别墅商品住宅的空间分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杨丽华;杭州西湖景区茶馆的分布及其空间形态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周延;扬州“双东”历史街区的空间形态与建筑艺术特色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6 任欣;住区静态交通空间使用情况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7 黄昱;高科技园区功能结构及其空间形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李谷兰;武汉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模式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王量量;论城市中心区更新中功能构成与空间形态的关系[D];天津大学;2005年

10 叶蕾;丘陵城市商业中心区空间形态规划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325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7325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4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