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家古城娜允
本文选题:西双版纳傣族 + 南传上座部佛教 ; 参考:《中国民族》2004年03期
[Abstract]:......
【分类号】:K928.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立士;傣族的命名[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2 江应梁;;傣族生活习俗[J];华夏人文地理;1980年01期
3 岩温扁;吴军;;艾苏、艾西的故事(傣族)[J];华夏人文地理;1980年03期
4 岩温扁;吴军;;艾苏、艾西故事(傣族)[J];华夏人文地理;1980年02期
5 江应梁;;四十年前考察记录:傣族生活习俗[J];华夏人文地理;1980年02期
6 江应j;傣族史涉及东汉掸国的商榷[J];云南社会科学;1981年02期
7 宋蜀华;唐宋时期傣族史上的若干地名人名研究[J];民族研究;1981年01期
8 张斌英 ,贡吉隆;《追鱼》的形象创造[J];文艺研究;1981年03期
9 岩林;傣族诗歌的童年——读《傣族古歌谣》[J];思想战线;1981年04期
10 朱维明;《葫芦信》插图创作笔记[J];新美术;198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成章;;傣族封建社会的形成[A];民族学研究第三辑[C];1982年
2 郭家骥;;傣族稻作文化体系中的农耕礼俗与精神观念研究[A];民族学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3 张元庆;;傣族传统教育的作用和影响[A];民族学研究第十辑——中国民族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4 季羡林;;关于葫芦神话[A];葫芦与象征——中国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5 李子贤;;傣族葫芦神话溯源[A];葫芦与象征——中国民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6 何俊萍;;传统聚居环境的意象建构——傣族聚居环境研究[A];中国民族建筑论文集[C];2001年
7 林艳芳;依专;岩罕单;赵应红;金锦;刀红英;曾君;;论特色傣药——雅解(解药)[A];全国民族医药专科专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1年
8 杨松海;张志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科技文物研究——傣族民间急待抢救的传统科技工艺[A];History of Mechanical Technology(3)--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China-Jap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story of Mechanical Technology[C];2002年
9 王锦秀;高天刚;傅德志;;草■(酒■)的演变-兼论文化多样性的保护[A];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陈薇婷;;我们小组制作的竹筒茶[A];上海市少儿茶艺教学活动十周年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盛仙;少数民族粽艺大观[N];中国包装报;2000年
2 徐水根 李丁一;银凤度假村创建江南“西双版纳”[N];中国旅游报;2000年
3 乙二;爱水的傣族[N];华东旅游报;2000年
4 李德真;傣族的玎[N];人民政协报;2000年
5 张中桥;同过中秋节 习俗各不同[N];西安日报;2000年
6 罗玉山;清香回味的傣族“糯米香茶”[N];中国医药报;2000年
7 罗立山;傣族葫芦丝[N];中国医药报;2000年
8 杨振华;傣族与水[N];云南科技报;2000年
9 东方既晓;且说花腰傣的自称[N];云南日报;2000年
10 ;“孟买过”与泼水节[N];云南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秀情;明朝经营百夷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2 赵建忠;近现代西双版纳傣族经济政治研究(1840-1949)[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3 艾菊红;傣族水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4 戴红亮;西双版纳傣语地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5 刀伟;傣族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程印学;清朝经营傣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吴东海;傣语四音格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保明所;西双版纳傣语中的巴利语借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付爱民;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形象设计中的景观色彩设计[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沈小碚;傣族地区基础教育多元文化课程的建构[D];西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烨R,
本文编号:17337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733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