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水患与漳卫河流域城镇的变迁——以清代魏县城为例

发布时间:2018-04-16 13:29

  本文选题:魏县 + 漳卫河 ; 参考:《农业考古》2011年01期


【摘要】:正水灾又称"水患",是因久雨暴雨、山洪暴发或河水泛滥等,使人民生命财产、农作物等遭受破坏或损失的灾害。它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往往是瞬间性的,它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给灾区人民以致命的打击。(1)在古籍中,通常都把禹治的大水称为洪水,《孟子.滕文公下》就说:"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后人则把江河泛滥等凡能酿
[Abstract]:The flood is also called "flood", which is caused by heavy rain, torrential rain, flash floods or flood of rivers and so on, which results in the destruction or loss of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crops and so on.The harm it brings to mankind is usually instantaneous, and it can deal a fatal blow to the people in the disaster area in a very short period of time. In ancient books, the flood of Yuzhi is usually called flood, < Mencius.Teng Wen-gong under > said: "past Yu to suppress the flood and the world calm."Later generations will flood the rivers and wait for anything that can be brewed.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K249;K928.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祥成;;“变救为助”与“以贷代赈”——1931年江淮大水农赈理念及其机制研究[J];安徽史学;2008年05期

2 朱凤祥;;我国清代自然灾害与小农经济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4期

3 朱凤祥;;自然灾害对清代小农经济劳动力资源的破坏[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9期

4 王鑫宏;;论民国时期河南省农业自然灾害[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9期

5 彭修华;;试论魏晋南北朝的灾害及其救灾措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6 谢永刚;张佳丹;;我国当代救灾制度综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7 罗国亮;;新中国减灾60年[J];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8 郎元智;;近代东北灾荒史研究:综述与展望[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姚鲁烽;全新世以来永定河洪水的发生规律[J];地理研究;1991年03期

10 程杨;李海蓉;杨林生;;中国明清时期疫病时空分布规律的定量研究[J];地理研究;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郑君;;建国以来我国抗灾减灾的经验及其启示——以抗震、抗洪、抗击“非典”为例[A];当代中国成功发展的历史经验——第五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书越;;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科普问题[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9《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六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9年

3 周秋光;屈小伟;程扬;;晚清六十年间(1851年-1911年)华北地区自然灾害述论[A];多学科视野下的华北灾荒与社会变迁研究[C];2009年

4 史宏蕾;;晋南稷王文化田野考察研究与新绛稷益庙壁画图像文化探索[A];2010年三晋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光勇;东亚社会保障制度的制度主义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3 李军;灾害危机与唐代政治[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崇旺;明清时期自然灾害与江淮地区社会经济的互动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5 李辉;北朝时期的自然灾害及国家与民间救灾措施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司洪昌;嵌入村庄的学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孙语圣;民国时期自然灾害救治社会化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8 王宏伟;晚清北京社会救济制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吴媛媛;明清时期徽州的灾害及其社会应对[D];复旦大学;2007年

10 叶宗宝;一九二九:同乡与赈灾[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应斌;三年困难时期代食品运动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2 黄胤;元代江西地区灾荒和赈恤资料汇编[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修志;华中抗日根据地的灾荒救济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管慧雯;民国时期河南地区自然灾害与社会应对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方;分头介入与各自为政[D];宁波大学;2009年

6 王永岩;马克思主义在河南的传播研究(1919-1927)[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柳敏;论唐政府的救荒[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高升荣;乾隆时期黄泛平原农业生产稳定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国庆;近代中国社会慈善家群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袁野;唐代的自然灾害[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储庆;张晓纪;;清代安徽水灾对农业的影响[J];农业考古;2007年06期

2 张晓纪;;清代安徽水灾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陈隆文;;水患与西江流域古代城市——以梧州城址选择为对象的研究[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刘万华;;宋荦事迹征略(中)[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5 杨屹;;清代秦州旱涝灾害时空分布初探[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马红梅;;清代珠江三角洲水旱灾害对民间信仰、社会习俗、思想认识等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7 刘桂林;;清代的郊劳[J];紫禁城;1982年05期

8 杨玉良;;清代编纂《华夷译语》[J];紫禁城;1989年06期

9 苏兆翟;;宋金时期黄河下游自然环境与人口变迁关系初探[J];传承;2011年05期

10 徐岩;;试论郑州商都废弃的生态原因[J];中原文物;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尧德;;试论大禹精神[A];禹城与大禹文化文集[C];2002年

2 张民服;;试论清代中原经贸业的发展[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3 魏章柱;;清代台湾学校教育及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4 王方中;;1934年长江中下游的旱灾[A];近代中国(第九辑)[C];1999年

5 陆雅龙;;现代城市水灾浅析[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城市气象与科技奥运”分会论文集[C];2003年

6 段佩君;刘锡涛;;谈闽西客家迁台[A];闽台文化研究[C];2006年

7 冯棋顺;;邵武煤矿探放水研究[A];节能减排论坛——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专刊[C];2008年

8 陈仲斌;;六十三年前的一次违纪[A];老兵话当年(第四辑)[C];2003年

9 张燕洁;万芳;;清代中西医汇通丛书研究初探[A];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农汉才;;《瘟疫明辨》返刻为《广瘟疫论》年代之初考[A];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王军太;河北魏县:描绘“梨乡水城”新蓝图[N];中国水利报;2010年

2 记者张路平 通讯员王德峰 茜秀臣;魏县做强“城市矿产”深加工[N];邯郸日报;2011年

3 记者 雷汉发 陶s,

本文编号:17591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7591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b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