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宋使辽境经行道路的地理和地名学考察

发布时间:2018-04-21 23:25

  本文选题:宋辽时期 + 交通路线 ; 参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04期


【摘要】:本文依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参考现代大比例尺地形图显示的区域自然地理面貌,探讨北宋使臣在辽国境内经行的交通路线;运用地名调查资料,从地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地名的历史继承性、地名语词的演变等方面,寻找道路沿线地名定位的证据,提出更加细化或推测性的定位意见,以进一步明晰北京在宋辽时期交通线向北延伸的基本情形。
[Abstract]:Based on the records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referring to the regional natural geography features of modern large-scale topographic map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raffic routes of envoys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in the country of Liao, and makes use of the toponymic survey data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ographical names and the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the historical inheritance of place names, the evolution of place names words and expressions, the evidence of location of place names along the road, and the more detailed or speculative positioning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further clarify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northward extension of traffic lines in Beijing in Song and Liao dynasties.
【作者单位】: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北京城市发展史”(批准号01BJALS013)阶段成果
【分类号】:K925.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蓝鸥;宋辽夏金元[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02期

2 刘秋根;王慧杰;;论宋朝遣辽使节的家族性特征及其形成原因[J];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3 田志光;;宋太宗朝“将从中御”政策施行考——以宋辽、宋夏间著名战役为例[J];军事历史研究;2011年02期

4 王晓波;宋太宗对辽战略的失误——评宋辽高梁河战役[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5 元平,乃夫;北京的地下长城[J];旅游;2001年06期

6 贾玉英;宋辽交聘制度论略[J];中州学刊;2005年06期

7 李锡炫;韩国宋辽金西夏史研究概况[J];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年04期

8 陈伟明;;唐五代岭南道交通路线述略[J];学术研究;1987年01期

9 刘永连;岭南海路与丝绸外销[J];丝绸;2005年01期

10 李并成;;汉代河西走廊东段交通路线考[J];敦煌学辑刊;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艳秋;青白音;;奚王牙帐、辽中京、元北京[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张坤宜;;现代交通路线曲线定位理论与技术的研究概况[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3 项春松;;辽国交通、驿道及驿馆述略[A];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C];1990年

4 葛华廷;;关于辽中京《建静安寺碑》的几点浅见[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下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刘夕佳;;试论宋辽文化融合中的出版物作用[A];我所向往的编辑——第三届“未来编辑杯”获奖文集[C];2003年

6 杨淑敏;;宋辽关系概述[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下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李义;;辽中京产生的原因与作用[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李逸友;李宁;;辽中京为后期首都说的商榷[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上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王豫北;郭用和;;宋辽“澶渊之盟”——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族长期和好的范例[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下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周凤玉;;黑城沧桑[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八辑下册)——中国古都学会2001年年会暨赤峰辽王朝故都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红梅 周新生;雄县着手整修宋辽古战道[N];保定日报;2006年

2 驻站记者 马旭明 通讯员 杨守东;和谐中京处处春[N];赤峰日报;2010年

3 李富邋李义;辽中京古城遗址发掘保护始末[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4 记者 冯启良;中韩第三届“宋辽夏金元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左旗召开[N];赤峰日报;2009年

5 腾卉荣;寇准(三)[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0年

6 记者 徐永升;中韩日百名专家研讨“宋辽夏金元史”[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7 本报记者 王鸿良;探访永清地下“古战道”[N];北京日报;2003年

8 孙国权;老哈河友谊桥——历史的承载与困惑[N];赤峰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江平;花开园区春常在 香飘塞外醉中京[N];赤峰日报;2006年

10 张丽娜;转业老艄公,见证老哈河生态变迁[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向前;辽宋西夏金时期西北民族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2 孙文霞;公共交通系统规划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李华;法律视野下两宋与周边政权盟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田瑞;应急交通保障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相关模型与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马俊;交通网络演进:过程与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陈永志;契丹史若干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7 漆凯;城市客运枢纽站旅客流线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8 苏日嘎拉图;满蒙文化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9 蔚晓丹;交通信息网与电信网的融合及ITS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10 陈晓珊;历史地理视角下的王安石变法[D];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文才;深圳市皇岗口岸交通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宋晓波;成都西博会交通出行管理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刘宇;基于交通效率的西安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组织[D];长安大学;2010年

4 郭洪敏;论熙宁变法和宋辽划界[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钟炜;里耶秦简牍所见历史地理及相关问题[D];武汉大学;2004年

6 赵,

本文编号:17845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7845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c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