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老北京的“九坛”

发布时间:2018-04-23 11:44

  本文选题:先农坛 + 祭祀太阳 ; 参考:《北京档案》2011年08期


【摘要】:正"坛",是古代举行祭祀、誓师等大典用土、石等筑的高台。北京曾有"九坛八庙"。九坛指的是天坛、地坛、朝日坛、夕月坛、祈谷坛、先农坛、太岁坛、先蚕坛、社稷坛。天坛在祈年殿的南端,圜丘坛才是名副其实的天坛,又有祭天台之称。圜丘是一座洁白的三层白石圆坛。因天是凌空,所以台上不建房屋。皇帝在每年的冬至日祭天,先去皇穹宇上香、行礼,再去圜丘视看坛位,最后住在斋宫。次日祭天时皇帝在坛上上香、行礼。坛下"中和韶乐"齐奏。地坛,又称方泽坛。位于安定门外,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地坛是汉白玉的两层方台,象征大地是正方形
[Abstract]:The altar is an ancient platform built with earth and stone for sacrificial worship and oaths. Beijing once had "Nine Temples and eight Temples". Nine altar refers to Temple of Heaven, The Temple of Earth, Chao Ritan, Xiyue altar, Xiannong altar, Tai Tan, silkworm altar, social altar. Temple of Heaven in the southern end of the hall, Huanqiu is the real Temple of Heaven, also known as the roof. Huanqiu is a white three-layer white stone circle altar. Because the sky is high above the sky, there is no building on the stage. Each year on the Winter Solstice's Day, the emperor went to the Emperor's Dome to pay homage, then to visit the altar, and finally to live in the Ramadan Palace. The next day, the emperor worshipped incense on the altar and saluted. Under the altar, "Zhonghe Shao Le" played together. The Temple of Earth, also known as Fangze altar. Located outside Andingmen, Yu Ming built nine years of Jiajing (1530), The Temple of Earth is a two-story square platform of white marble, symbolizing that the earth is square.
【作者单位】: 中国收藏家协会;
【分类号】:K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玮;;巡礼祭天坛[J];数字生活;2009年02期

2 水之湄;;天坛:传统与现代的对话[J];金色少年;2008年05期

3 ;被保护和被破坏的神坛[J];世界博览(看中国);2007年03期

4 杨曦;;草木有本心,独幽其芳[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0年02期

5 郭胜;;节日里的皇家坛庙[J];集邮博览;2011年03期

6 天一;;北京天坛[J];科学大观园;2006年01期

7 赵谦;;天坛斋宫[J];风景名胜;1998年02期

8 张军;;天下第一坛——隋唐皇帝祭天圜丘现世[J];中国西部;2000年04期

9 罗哲文;;天坛[J];文物;1978年09期

10 胡明刚;;天坛古柏 人天和谐的绿色对话[J];绿色中国;2009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祖希;;先农坛——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载体[A];北京文物与考古第五辑[C];2002年

2 徐志长;;北京市城市规划与天坛保护[A];中国公园协会2010年论文集[C];2010年

3 姚安;;天坛的历史环境保护[A];面向2049年北京的文物保护及其现代化管理学术论文集[C];2000年

4 夏成钢;赵新路;;续写北京中轴壮丽之美——北京南中轴绿地景观设计思路[A];奥运环境建设城市绿化行动对策论文集[C];2004年

5 姚安;;天坛历史文化内涵与发展方向[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二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6 姚安;;天坛的保护管理[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C];2004年

7 杨辛;;天坛审美[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一辑)[C];1996年

8 诸葛净;;嘉靖朝之制礼作乐[A];建筑史论文集(第16辑)[C];2002年

9 董纪平;;北京先农坛三析[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五辑 下)[C];2007年

10 王民;王新茹;谭秀华;许富庭;;世界文化遗产建筑中古代环境意识的研究——以天坛、颐和园、十三陵为例[A];2007年海峡两岸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曾倬;走进天坛话祭天[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2 济琛;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场所——天坛[N];陕西日报;2000年

3 李婧;宏伟的祭天建筑群——天坛[N];人民法院报;2002年

4 ;古代祭坛之典苑——天坛[N];西部时报;2006年

5 记者王建新;天坛公园跃入文明风景区[N];人民日报;2002年

6 何烃烃;天坛名园易建 古木难求[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7 习文;天坛生物:收购股权“变卦”?[N];医药经济报;2004年

8 孟春玲;北京木材北京天坛金隅集团姊妹花[N];中国工业报;2008年

9 驻京记者 李雪墨;王拥军:“营销对品牌负责”[N];医药经济报;2004年

10 陆元;天坛公园古树多[N];中国档案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朱琨;《周礼》中的圜丘祀天礼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2 李俊方;汉代皇帝施政礼仪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刘媛;北京明清祭坛园林保护和利用[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4 侯胜田;北京家具企业可持续发展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5 姚安;清代北京祭坛建筑与祭祀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曹鹏;明代都城坛庙建筑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辉;北京天坛及其周围街区的历史保护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2 陈琛;先秦祭坛及相关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谢政平;天坛东门站中洞中隔壁法开挖数值模拟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05年

4 史舒琳;系统视角下天坛游客行为管理方法初探[D];清华大学;2007年

5 王X;天坛回音建筑演进轨迹及其文化意蕴[D];黑龙江大学;2008年

6 刘雯;天坛内的市民活动及在总体规划中的管理[D];清华大学;2007年

7 赵红英;蒙古族祭祀习俗中的地方性知识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俊虎;西汉诸帝巡幸与社会政治[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赵雪芬;论罗马帝国前期的皇位继承制度[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洪吉;北魏皇帝的巡幸[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918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7918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e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