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宋时期对西南地区自然地理的考察及意义
本文选题:唐宋时期 + 西南地区 ; 参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摘要】:由于地理环境及国家政治重心一直在西北等原因,西南地区先秦以来与中原一直相对封闭隔绝,加之西南地区本身文化比较落后、传播不畅,缺少历史地理文献,所以唐代以前内地对广袤的西南地区了解甚少,充满神秘模糊感。这种状况从唐开始方被打破。唐宋时期随着中央王朝与西南地区政治、经济关系的加强及西部地理之学的兴盛,不少士大夫留心于西南地区自然地理的考察,对西南山川地貌、草木禽兽等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与记录,对西南自然地理开始有了比较具体、客观的认识,留下了一批珍贵的历史文献,并且代表了中古时期对西南地情的认识水平。
[Abstract]: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national political center of gravity have always been in the northwest, the southwest region has been relatively isolated from the Central Plains since the pre-Qin Dynasty. In addition, the southwest region itself is relatively backward in culture, its dissemination is not smooth, and there is a lack of historical and geographical documents. So before the Tang Dynasty, the mainland knew very little about the vast southwest and was full of mystery and ambiguity. This state of affairs was broken from the Tang Dynasty. During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with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lations between the Central Dynasty and the Southwest region, and the prosperity of the study of Western Geography, many literati and officials paid attention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physical geography of the Southwest region and made a study of the landscape of the Southwest. The plants and animals have been carefully observed and recorded, the physical geography of Southwest China has been realized more concretely and objectively, a group of precious historical documents have been left behind, and it represents the level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state of southwest China in the Middle Ancient period.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籍研究所
【分类号】:K928.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蓝勇;中国西南历史气候初步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小红;水·树·园:宋代成都城的生态环境[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马强;地理环境因素与汉末三国历史进程[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蓝勇;近2000年来长江上游荔枝分布北界的推移与气温波动[J];第四纪研究;1998年01期
4 刘春迎;论北宋东京城对金上京、燕京、汴京城的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吴宏岐,雍际春;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6 马强;地理体验与唐宋“蛮夷”文化观念的转变——以西南与岭南民族地区为考察中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张帆;;论苏轼壮词的崇高美[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天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笔下菊花意象的三重境界[A];中国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汪超;;明人夏言词与稼轩词比较刍议——以夏辛二人信州词作为中心[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王小红;;汉代成都城市环境考述——与秦代对比[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五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新郑古都与中原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焦印亭;刘辰翁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梁昭;民歌传唱与文化书写[D];四川大学;2007年
3 王永波;晚唐皮陆诗人群体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 王红丽;宋人唐诗观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颜家安;海南岛生态环境变迁史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6 于孟洲;峡江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张显运;宋代畜牧业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8 潘殊闲;叶梦得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李菁;南宋四洪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妙;唐宋峨眉山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付晓琪;范成大蜀中诗文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小霞;宋代家族财产析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孙金玲;宋代旅馆业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玲;唐宋时期柑橘经济的几个问题[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徐艳;明清金沙江下游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D];西南大学;2006年
7 张茜;从李调元到李R既薣D];四川大学;2006年
8 孟莉娟;宋代四川地区景观资源与旅游活动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9 李景初;宋代江南地区景观资源与旅游活动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10 刘慧;宋代两浙地区景观资源与旅游活动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森水;吴玉书;于浅黎;李宣民;杨兴隆;;铜梁旧石器遗址自然环境的探讨[J];古脊椎动物学报;1982年02期
2 蓝勇;中国西南2000年来五种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分布变迁及影响[J];资源科学;1991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士勇;试论《粤风》[J];学术论坛;1982年02期
2 唐嘉弘;悬棺、都掌蛮与铜鼓[J];贵州社会科学;1982年03期
3 叶大兵;;绚丽多彩的风俗画——读《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风俗志》[J];华夏地理;1982年06期
4 金石;;南诏—唐代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奴隶制政权[J];历史教学;1982年07期
5 黄国政;广西彝族源流初探[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6 罗希吾戈;;彝族“六祖分支”雏议[J];思想战线;1983年01期
7 薛纪如;黄文秋;;挖笋好,还是砍竹好?[J];大自然;1983年03期
8 李润权;;关中、陇东、豫西和晋西南地区的原始农业——农业革命的个案研究[J];农业考古;1983年02期
9 张一;;“为建设人民音乐而努力”——记周小燕教授赴西南地区讲学[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3年02期
10 李先登;论古代西南铜鼓与中原文化的关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智文;;明季对中南、西南地区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关系[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2 李绍明;;民族学近期在西南地区的应用与发展[A];民族学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五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3 王绍晋;龙晓帆;;西南地区强震活动的群体特征[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4 尤惠川;杨玉荣;吴荣辉;;滇西南地区构造、流体与地震活动特征[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5 王绍晋;龙晓帆;;西南地区多层次动力过程与强震活动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6 李向林;黄文惠;;西南地区草地畜牧业发展对策[A];草业与西部大开发——草业与西部大开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草原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7 潘古;;西南地区组讨论情况汇报[A];全国老科技工作者为西部大开发再做贡献研讨会暨第三次西南石山地区扶贫开发研讨会论文材料集[C];2000年
8 孔令伟;汪稔;陈善雄;;西南地区路基建设与裂土工程力学特性[A];力学与西部开发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龙彬;;西南地区传统民居研究近二十年之状况[A];中国民族建筑论文集[C];2001年
10 杨家义;;西南地区与香港护理管理模式的比较[A];全国护理行理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雄鹏;以稳为主 稳中求升[N];中国化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莫淘 李蔚霞 卢子康;从这里走向海洋[N];中国交通报;2000年
3 张塔;兰州诞生西部最大石化企业[N];中国矿业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陈有义;优势互补获双赢[N];中国汽车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鲍俊s
本文编号:18279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827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