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婺州文人群体之构成及其形成之地域文化背景

发布时间:2018-05-04 21:17

  本文选题:婺州 + 文人群体 ; 参考:《浙江学刊》2004年06期


【摘要】:婺州文人群体是形成于宋末 ,历经元代、迄于明初的地域性文人群体 ,这个文人群体人数众多 ,影响巨大 ,使婺州几乎成为当时全国思想文化的中心 ,这是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本文试图对这一区域文人群体之构成及其形成的地域文化背景作一具体的分析和描述 ,以期人们对这一地域文人群体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把握。
[Abstract]:Wuzhou literati group was formed in the late Song Dynasty, after the Yuan Dynasty, until the beginning of the Ming Dynasty, this literati group has a large number and great influence, making Wuzhou almost become the center of the national ideology and culture at that time. This is a very noticeable phenomenon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hought and literatur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make a concrete analysis and description of the composition of the regional literati group and the regional cultural background of its formation in order to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and grasp of the regional literati group.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K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建梅;唐大和初至会昌年间洛阳闲适文人群形成的原因[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朱逸宁;李素娟;王东;;江南诗性:文人群体的蜕变与城市文化[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钱志熙;;文人文学的发生与早期文人群体的阶层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王斌;;明代文人群体戏曲接受流变探微[J];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09期

5 王遥江;陈国灿;;宋元时期绍兴地区文人群体的教育活动[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朱晓蓉;;黄滔与闽地文人群体的崛起[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7 聂济冬;简论东汉文学的平民化倾向[J];东岳论丛;2005年04期

8 赵涛;;社会文化思潮下的精神诉求[J];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刘恒武;;15-16世纪宁波文人与日本遣明使之间的书画交流[J];文博;2008年04期

10 王宝平;;晚清赴日文人群体初探[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应方德;;地域文化与地方志[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2 罗国彪;;地域文化特色在青岩古镇保护规划中的传承[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利民;;博物馆与地域文化[A];秦晋豫三省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交流论文集[C];2008年

4 傅广典;;重视地域文化的认定、发掘与保护——房陵文化圈启示录[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何联华;;毛泽东诗词中的荆楚地域文化特色[A];毛泽东诗词研究丛刊(第一辑)[C];2000年

6 孔翔;陆韬;;传统地域文化形成中的人地关系作用机制初探——以徽州文化研究为例[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康君;;现代化建设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地域文化的关联[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8 徐苏;;镇江六朝文化研究[A];“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葛景春;;继承与超越——论李白诗风与地域文化的关系[A];中国李白研究(2005年集)——中国李白研究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彭水清;佟庆;;基于深圳地域文化的客家民居保护利用[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宋常铁;公平一些吧[N];吉林日报;2004年

2 施立学;吉林地名与地域文化[N];协商新报;2009年

3 王向龙;地域文化到底惹谁了[N];中国质量报;2003年

4 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省社科联基地;地域文化的研究与开发[N];安徽日报;2005年

5 宋生贵;开掘民族与地域文化资源[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谢晓苏 朱光泽 晨迪;日本对战争的责任不能回避[N];成都日报;2010年

7 记者 李欣;指导中国地域文化通览青海分卷编撰工作[N];青海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燕志华;地域文化,在援建中交融[N];新华日报;2010年

9 记者 冯骥;遵循基本要求 保质保量完成撰写工作[N];西藏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李向红 杨小玲;陕派电视剧异军突起[N];陕西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祥;宋代江南路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王海燕;地域文化与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熊海英;北宋文人集会与诗歌[D];复旦大学;2005年

4 白晓萍;宋南渡初期诗人群体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杨旭辉;清代今古文经学的更迭与文学嬗变[D];苏州大学;2002年

6 殷晓峰;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与效应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班红娟;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张海;前后蜀文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曾育荣;高氏荆南史稿[D];暨南大学;2008年

10 钟乃元;唐宋粤西地域文化与诗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遥江;南宋绍兴地区文人群体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丹丹;汉晋时期的汝颍文人群体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营;东观前期文人群体创作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4 谢斐;广雅书院文人群体诗歌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5 罗岚;李R既俗髌返陌褪裎幕蚚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6 娜布其;阿拉善额济纳土语的特殊词语与地域文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7 杨敏;基于地域文化视角的西安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沈慧萍;地域文化视野中的电视社教节目[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洪靖慧;京派海派情景喜剧及其地域文化背景比较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5年

10 曹锋;地域文化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446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8446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8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