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本文选题:历史环境 + 地理研究所 ; 参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7年01期
【摘要】:正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的前身是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于2000年3月在原历史地理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同年9月被教育部批准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1年秋,经教育部批准,研究中心改建为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简称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研究院)。2016年,入
[Abstract]:The Northwest Institute of Historic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formerly known as the Northwest Historic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was set up in March 2000 on the basis of the former Institute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In September of the same year, it was approv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s the key research bas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Research Center has been transformed into the Northwest Institute of Historic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bbreviated as the Nor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办公室;
【分类号】:K901.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羽扬;胡平平;;长城自然地理环境的历史特征及保护规划初探[J];文物建筑;2007年00期
2 金申;还原历史环境判断佛像真伪[J];收藏家;2005年04期
3 吴朋飞;李令福;;从本体保护到历史环境保护——以历史文化名城韩城为例[J];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04期
4 朱晓明;王洪辉;;风暴之后——“英国遗产”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环境保护策略分析[J];中国名城;2010年08期
5 袁媛;许学强;佘丽敏;王磊;;城市生产方式转变、文化变迁与历史环境保护——对珠江三角洲历史环境保护的启示[J];热带地理;2007年02期
6 季羡林;;论怪论[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08年06期
7 季羡林;;论怪论[J];杂文月刊(选刊版);2008年03期
8 骆倩舟;与历史环境对话的建筑创作[J];饰;2004年04期
9 钱光培;现代化与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J];中华文化论坛;1995年02期
10 孙翔;;广州:历史环境整体保护 历史资源合理利用[J];城乡建设;200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郭建琳;;桂林古城历史环境构成与保护之初探[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焦怡雪;;日本历史环境保护中的民间团体[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3 孙全文;;历史主义抑现代主义——论历史环境中的现代建筑[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4 吕舟;;历史环境的保护问题[A];建筑史论文集(第11辑)[C];1999年
5 任洁;;浅析云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与实施方法[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姚安;;天坛的历史环境保护[A];面向2049年北京的文物保护及其现代化管理学术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刘海涛(作者系中央党校教授);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与历史环境[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6年
2 水天中;历史环境与艺术的意义[N];中华读书报;2000年
3 吴克敬 肖持刚;反思篇:昔日的短视与启示[N];西安日报;2005年
4 储学文 郭燕;要保护真实的历史环境[N];中国建设报;2006年
5 白琰;历史·现场·环境·纪念[N];中国文物报;2012年
6 赵中枢 曲长虹 李兆汝;城市规划要尊重历史环境[N];中国建设报;2006年
7 张松;古镇之“古”应该如何界定[N];解放日报;2008年
8 记者 张立行;名人故居警惕“保护性破坏”[N];文汇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苏夏;美国历史环境“事前保护”理念与实践探析[D];天津大学;2014年
2 宋言奇;论城市历史环境的保护设计[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李宏利;城市更新中历史环境的管治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良雪;蒙太奇于历史环境新建筑设计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温雨鑫;历史环境保护与再生中BIM技术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3 李妍;安阳老城区历史环境调查与分析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5年
4 龚潇;从“关系”和“态度”认识历史环境中的新建筑发展脉络[D];郑州大学;2016年
5 刘腾潇;90年代后西安曲江片区历史环境中的城市景观类型与演变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6 徐崭青;历史环境中新建博物馆建筑造型设计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7 张超;北京旧城历史环境中建筑形式设计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6年
8 张婧如;历史环境再生中的城市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9 吝元杰;历史环境再生之时空叙事的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10 覃小燕;城市历史环境中新建筑的设计原则与手法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640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864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