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未来课堂”理念中的学生角色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4 18:48

  本文选题:未来课堂 + 学生 ; 参考:《教育现代化》2016年23期


【摘要】:"未来课堂"的研究在国外已较为成熟,如今,国内也有部分院校在进行"未来课堂"信息化教育建设,而国内学术界"未来课堂"研究主要针对信息技术层面,缺乏对"未来课堂"实施效果的考察,相比之下,立足以"未来课堂"的主体——学生为视角,突显"未来课堂"的优势则更为迫切和必要。我们以人文地理学课堂为调查点,探讨技术层面本身及其影响下的教学效率,并以学生为主体来审视"未来课堂"的优劣所在,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课堂",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我。
[Abstract]:The research of "future classroom" has been more mature in foreign countries. Nowadays, som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are carrying out the "future classroom" information education construction, while the "future classroom" research in domestic academic circles is mainly aimed at the leve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ontrast, it is more urgent and necessary to highlight the advantage of "future classroo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the subject of "future classroom". We take the humanities geography classroom as the investigation point, discusses the technical level itself and its influence under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takes the student as the main body to examine "the future classroom" the good and bad place, Students will better adapt to the "future classroom", improve their learning efficiency and self-improvement.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
【基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510300220),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2015年度) 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2014年度重点课题(2014-R-31908)
【分类号】:G434;K90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同升,赵荣;国内外人文地理学教材的特点分析——兼论我国人文地理学教材改革问题[J];人文地理;2000年04期

2 岳文泽,徐建华,司有元,徐丽华;分形理论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年02期

3 马亚华;经验科学进步的一般模式与当今地理学的发展——试以人文地理学为例[J];人文地理;2001年04期

4 杨载田,邱国锋;新世纪高师人文地理学课程建设新思维[J];嘉应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5 张立建,陈忠暧;英美现代人文地理学主要流派与哲学思潮的关系[J];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6 张庆业;人文地理学理论类型及建设[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04期

7 翟有龙,李传永;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现状与发展[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朱羽林,黄秋燕,严志强;新技术手段与人文地理学的创新[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S1期

9 贺诗康;我国人文地理学的特征与理论构建[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王富喜,孙峰华,隋干城;21世纪人文地理学教材内容体系革新研究[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书琪;廉晓利;;新时期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唐晓峰;李平;;人文地理学理论的多元性[A];中国地理学会2000~2002年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杨永春;;论人文地理学教育危机及其高等教育发展方向[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王兴中;孙峰华;;序[A];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暨全国高校人文地理学研究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孙峰华;;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A];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暨全国高校人文地理学研究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袁书琪;林芳;张美玉;;试论新世纪高校人文地理学发展大势[A];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暨全国高校人文地理学研究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汤茂林;;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若干基本意识问题[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颜廷真;陈喜波;曹小曙;孙鲁健;;人文地理学与风水文化之间关系初探[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吴传钧;;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10 李蕾蕾;;以新文化地理学重构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框架[A];中国地理学会2000~2002年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翟石艳;实验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与技术平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艳娟;李旭旦与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谌群芳;基于Internet的人文地理学信息资源及其利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301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9301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2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