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民居空间的社会意义与伦理位序观念探究——以黟县宏村的承志堂为例
发布时间:2018-06-03 00:59
本文选题:古民居 + 伦理位序 ; 参考:《江淮论坛》2010年02期
【摘要】:民居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类型,徽州古民居的类型非常多且很完备。格局的布置是最能反映出家庭伦理行为的指标。对于徽州承志堂的建筑格局研究,在探讨社会价值观以及家庭的伦理秩序方面具有代表性。作为中国典型的理想建筑,承志堂的空间所表现出的思维模式和文化形态,不但构成中国建筑的一大特点,也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一项重要意义。分析徽州古建筑空间的伦理位序观念,对于现代居住格局影响或塑造人类社会价值观的研究有着现实意义。
[Abstract]:Residential building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ife of the people, Huizhou ancient residence types are very many and very complete. The layout of the pattern is the best indicator to reflect the ethical behavior of the family. The architectural pattern of Chengzhitang in Huizhou is representative in discussing the social values and the ethical order of the family. As a typical ideal building in China, the space of Chengzhitang not only constitutes a major characteristic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but also reflect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Chinese culture. It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analyze the ethical order of Huizhou ancient architectural space for the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r shaping of modern living pattern on the values of human society.
【作者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
【分类号】:K928.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明;明清徽州区域风俗双重特性成因初探[J];安徽史学;2005年06期
2 岳毅平;吴惠敏;郭其智;;试析徽州园林的文化意蕴[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朱国兴;徽州村落人居环境特征的初步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03期
4 梅小妹;士人文化的隐逸思想与徽派园林[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5 马勇虎;徽州商人的分层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朱国兴;余向洋;钱克金;;徽州文化发展与人地关系演进的对应分析[J];黄山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朱国兴;关于发展徽州文化旅游的优势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8 朱国兴;地域传统文化与旅游发展的理性思考——以徽州文化为例[J];人文地理;200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邱才桢;十七世纪下半叶山水画中的黄山形象[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2 阎安;清初扬州画坛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海霞;旅游地文化开发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汪U,
本文编号:19708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970852.html